2)第215章 盛赞_大邺女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紧攥着拳头,看着以谢云初为首的那十人随司礼监的太监离去的背影,人都要气疯了。

  还不知自己排在第十一名的谢云岩很是紧张,拳头紧了又紧,又忍不住替云山书院高兴。

  前十,加上六郎谢云初,云山书院独占七位。

  谢云岩知道,云山书院……将要声名大噪了。

  大殿之上,皇帝坐于高台,官员分列两侧。

  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立在百官最前。

  殿试前十名行礼之后,恭敬立在殿中。

  谢云初对皇权没有那么多畏惧,故而显得很是坦然。

  谢云霄托宴小侯爷的福,有幸面圣,也与陛下说过几次话,也不紧张。

  谢大爷看着谢氏的小郎君们,眼眶湿红,谢氏终于要兴盛了。

  与谢大爷对视一眼后,谢云初浅浅颔首,表示已经准备妥当。

  萧知宴含笑的眸色被掩藏在面具之后,目光仿佛只能容得下谢云初一人。

  从前做郡主时,云昭光彩耀目。

  如今做谢家六郎,云昭依旧夺目。

  皇帝态度温和,按照年纪与他们说话。

  谢云初粗粗看了一眼,这前十……没有寒门。

  在这个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世道里,能有多少人能咬紧牙关让自家子嗣读书的。

  即便是能读书,其资源又如何能同达官显贵相提并论。

  比如谢氏的小郎君们,他们的祖父是鸿儒谢老,旁人家孩子的玩具是小技巧,他们的就是书本和笔墨。

  还未学会说话,就有识字的家生子给读书念字,再长大一些,由名师启蒙……

  那些寒门庶人纵使天资再高,又如何能相比。

  这也导致了官员的位置几乎大半被达官贵族名门士族包揽,制定的国政国策……自然是有利于他们的。

  这……也是一个弊端。

  在旁人都聚精会神听皇帝说话时,谢云初有些走神……

  她觉得,自己似乎有些能明白谢老太爷开设书院的目的,若是要国家从上至下都强,就需要为万民开智,让百姓都能读书。

  朝廷之中的官员……也应当有显贵有寒庶,如此制定的国策国政才能均衡,而不是将权利只集中在显贵手中。

  “谢云初,县试案首,同年便参加了乡试夺魁,会试头名,殿试文章写的……如冰如火,如利剑裂锦,锋锐难当,当真是让朕和诸位大人看出一身汗来。”

  听到皇帝唤她,谢云初连忙上前:“承蒙陛下谬赞,祖父常常教导谢氏儿郎,忠君爱国,祖父常说……陛下乃是圣明君主,爱民如子,胸襟广阔,如太宗包容魏征,只要是利国利民谏言,以陛下爱民之心,必能接纳,微臣这才敢斗胆对陛下直抒胸臆。”

  如今谢云初已经是进士,虽然还要守选三年,也当称微臣。

  谢云初这一番话,说的皇帝很是舒坦……

  观谢云初文风,谢云初是一个傲骨嶙嶙之人,读书人嘛……难免清高!

  故而,旁人觉着谢云初溜须拍马,皇帝倒是觉着谢云初这一番话是出自真心。

  想到背地里被鸿儒称赞,皇帝笑意更深了些:“朕哪里当的起谢老如此盛赞。”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