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85章谈论_北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帝为自己人。

  两边的人一旦遇到,就此争吵起来的故事已不知凡几,比如说从代州那边过来晋阳任职的官员们,就像王禄,和并州的官佐们饮酒,总要为此争辩上几句,不然大家都会觉着少了点什么似的。

  而王庆说的其实也是实情,不论李渊还是李破,他们南下长安的时候都带走了很多人,那些人各个才干非凡,说一句晋地之精华真不为过。

  而且晋地也非文风鼎盛之地,走了那么多的贤能之人,后辈们却还没有跟上,此时正是青黄不接之时,想要引晋地人才入晋阳书院,那不止是浪费,而且之后也无法像长安书院一般很快的让晋阳书院扬名于世。

  王琦也知道,眼前这两位所言并非是说给自己听的,便也笑道:“我可没有叔父,大兄这样的见识,也只这么一说。

  可养育贤才之事至尊极为重视,两位可要上心一些,至于是引他方鸾凤来栖梧桐,还是自取清泉而溉沃土,就是两位所要抉择之事了。

  我也是晋人,自小生于晋阳,所以只想着能做一些于乡人有益之事,我以为眼光要存于长远,切莫为求富贵而行急功近利之举。

  这点小小的心意还望两位能细加考量一番。

  如今天下已平,不分彼此的事情至尊肯定要多做一些,以安天下官民之心,咱们这里以后吃了亏,可莫要叫冤,毕竟自家人有些时候是要吃些亏的。”

  这话说的很是大气,不像出自女子妇人之口,王庆和王禄稍稍对视,大致上都是一个心思,南园之主果然名不虚传。

  当年王琦少时,自号南园主人,扬名于晋阳城中,如今记得的人已不多,可作为王氏中人,关于王昭仪的一切,都属基本常识。

  也是因为性情所致,王琦对筹建晋阳书院的事情很感兴趣。

  她对长安书院本就很是向往,可身份所限,不好过去游览,主要怕招惹是非,倒是李春带着阿史那天香,王贞两个曾到那里游玩过几次,让王琦很是羡慕。

  但那几位太跳了,王琦等闲不会跟她们厮混于一处,不然挨上几拳,或被踢上几脚,王琦可受不了这个。

  …………………………

  其他两人为官已久,早已练就了一身耳聪目明心亮的本事,稍一对答便发觉王琦对此颇为关注,再想想关于王昭仪的简历,两人便在此事上耗起了工夫。

  正好王禄对书院之事也不甚了了,倒是王庆曾去长安书院考察过几次,对此很是熟悉。

  于是他便将国子和长安书院拿出来进行了一番比对,最后得出结论,两者现在大致上看不出太大的差异,但将来就说不准了。

  两者间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国子历来就是各朝最高学府,同时也是贵族们的禁脔,里面进学的多是勋旧,大阀之后,家世稍微差一点的连边你都别想沾上,甚至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