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84章动兵_北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只不过主流风向即将改变,为此大唐也还要做出极大的努力才成。

  之外还有折冲府之类的改革举措,试行了一阵,看上去很适合刚刚经历过战乱的地方,尤其是在重新收拢府兵的方面,比前隋要轻省的多。

  而且十分重要的一点是,它有助于集权于中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前隋府兵制度的一些缺点。

  而兵部在推行折冲府制度之外,还要依照唐典来整理军制。

  种种迹象都表明大唐元贞四年又是忙碌的一年……

  ……………………

  别看大唐的君臣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可各处并不平静。

  春天里万物复苏,很多藏在角落里过冬的动物又冒了头,只三月间,各处就发生了数十起大大小小的叛乱。

  河北,山东,河南依旧是重灾区,隋末战乱对人们的影响还未曾消去。

  当年放下锄头拿起刀枪的人们或者是被时事所迫,不得不尔,可今天嘛,想让他们放下刀枪重新拿起锄头却也很难。

  过惯了有今日没明日,看上什么就拿什么的日子,很多人已无法适应田间劳作的生活。

  民心思安不假,可有些人却还想着凭“自己的努力”过上众人簇拥,鲜衣怒马的富贵日子,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声屡屡响起在中原大地之上。

  叛乱的规模不大,大多数也都是窦建德旧部,几乎唐军闻风而至,叛乱立平,造不成太大的影响。

  南边相比之下就很平静,南人和北人的区别在这个时候表现的很具体。

  平叛的消息传到京师,都是将军们表功的捷报,多数甚至都不会去到皇帝的案边,只在兵部便留存了下来。

  大唐的脚步略有蹒跚,却依旧坚定的向前行走着,看不出任何崩溃的迹象,其实几年下来,渐渐已经显示出了大一统的气象。

  只是得到各处人们的认同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已。

  形势还是整体向好。

  东西突厥都派遣使者来跟大唐交好就是明证……

  只不过周边的局势还不稳定。

  四月初幽州总管宇文歆的奏报到了京师,突厥东方汗阿史那多闻增兵营州,看上去是要堵住唐军北上的道路,其实谁都明白,他依旧对辽东城垂涎三尺。

  谁也不知道今年他是不是会率军攻打辽东城,从他增兵营州的迹象来看,很有这个可能。

  之外就是契丹和奚部等东北部族渐渐活跃了起来,长城之外屡现敌踪,他们应该是受到了东方汗汗帐的授意,对幽州的防卫会持续的做出试探。

  幽州有唐军数万众驻守,另外身后还有步群,尉迟偕,李年等人作为后盾,他们所率领的都是百战之军,些许试探对唐军来说并没有什么威胁。

  宇文歆上奏想要派人去见一见阿史那多闻,而他的意见依旧和之前一样,唐军不可能常年驻守于河北,需要跟突厥人打一仗,让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