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76章座次_北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稍有骚动,互相瞅瞅就都又平静了下来,除了美滋滋入座的几位明法科进士之外,其余的人都暗自责怪朝廷之前不曾明言,不然的话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参考明经科。

  接下来念到的竟是明算科进士,大家面面相觑,有那幸灾乐祸的嘴角已经勾了起来,这就有意思了,难道明经科的那几位要敬陪末座不成?

  眼瞅着兄长已然入座,并高居上首的李义琰苦了一张脸,明经二等,之前有多自豪,此时就有多尴尬。

  好在他不认识什么人,像其他几位考上明经科的,此时脑袋都快点到了胸口,估计是考上之后没少出去会友,得了不少称赞,吹了不少牛皮,这会在众目睽睽之下,若是有个地缝,他们早钻进去了,太过丢脸,没法见人啊。

  朝廷做的确实有点不地道,可谁让这是大唐的第一次科考呢,有不少都是临时的决定,下次许就不会出现这种好像故意给人难堪的情况了。

  也就是李义琰不善辞赋,不然的话回去一定会作上一首,以记今日之耻。

  ………………

  不过好在最坏的情况没有发生,毕竟明经进士确实有其优势,文章做的好,官场之上这个是极大的优点,文书往来乃重中之重,而且他们在读书人中间很有号召力。

  即便有皇帝授意,朝廷故意想要拉低一下明经科进士的地位,也要有个限度,明算科之后,便是明经科进士入座。

  李义琰稍稍松了口气,跟在前面几人身后入内,前两天他们兄弟两个到礼部学习了一下礼仪,倒也不虞出丑。

  接下来是明字科,这几位就有点心塞,还是大科之末,没有把明经的那几位给比下去,心里不太好受。

  杂科的进士落在后排,他们人数最多,却没什么好抱怨的。

  和那些大科比起来,他们属于“专业人士”,天文地理,农业工商,所以说天下百业,只要你想加进去,便都属杂科之列。

  从这里就能看得出来,读书人的选择方向必然是以几个大科为主,其余杂科在读书人眼中,前景明显逊色许多。

  等到进士们坐定,主持此次杏林华宴的两位朝官才出现在众人面前。

  进士们起身施礼,两位朝官稍稍回礼,在主座坐下。

  一个是礼部侍郎杜淹,一个则是吏部侍郎房玄龄。

  没什么可说的,礼部主持科举,吏部手中握着的是这些进士的前程,如今不兴座师,房师的乱攀关系,房玄龄和杜淹看着这些年轻的进士也就没那么可爱。

  两位领导到场,先就是讲话,这个流程自古皆然,内外如一,新颖不到哪去,两个人作为朝廷高官,出口的自然都是训导之言。

  稿子也不是出自他们自己之手,全都是下面的人写好了的。

  基本上杏林华宴被朝廷当做了一场官府主导的文会来办了,开场务求庄重肃穆,过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