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18章诸部_北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掌文选,勋封,考科之政,为六部之首,朝局稳不稳,关键就看铨选之事。

  这个不用多说,自古以来,乃至于以后,用个夸张点的说法,那就是所有的问题都可归结为人事。

  唐典制定完成之后,给了吏部最好的支持,只需按照唐典所定行事即可。

  裴世清年纪大了,不愿多事,参与唐典修订的时候,也无多少建树,所以他主持吏部这几年,就胜在平稳二字上面。

  当然了,李破对他没有任何的不满,天下方定,平稳才最为难得,要是闹得像当年洛阳那样,弄出什么选曹七贵出来,那才叫个糟心。

  而每年的年末赏功,吏部都能做到有理有据,平衡多方面的诉求,细微处可以说甚得李破心意。

  只是今年情况有些不同了,房玄龄,颜师古这两个少壮派到了吏部任职,正在琢磨着裁汰冗官的事情,削夺过于泛滥的爵位,可能会起一些波澜。

  温彦博作为尚书左仆射,对此极为支持,也能体会到皇帝另外的意图,这是在为裴世清致仕之后做准备。

  …………

  户部今年还是那么活跃,经历了高慎一案,又分出去了司农寺,苏亶却还是能抓紧钱袋子,武功苏氏果然名不虚传。

  在艰难的整理好户籍之后,户部这两年一边在补充人手,一边则大力推进土地,仓储等改革诸策,今年成果就比较显著。

  各道粮产几乎都比去年高出了一截,这是户部这个职能部门最为关键的一个指标,国家税赋,重中之重。

  家底能不能积攒起来,都在户部官员的精打细算上面。

  所以不管到了什么时候,户部都是朝廷最为庞大的一个部门,朝野内外,没有哪个衙门能跟户部脱开干系,起码大家的薪酬都攥在户部手中。

  谷/span户部这几年比较动荡,事情也多,却还能稳住步伐,跟随朝廷大策流畅运转,苏亶等人居功不小。

  虽然李破一直有意无意的压着苏亶,但其人晋升尚书右仆射的声音还是日渐高涨了起来。

  之前李靖回京,有人说他要入驻尚书省,苏元宰就时不时的在李破面前开始露面,可怜巴巴的不断诉说着户部的苦处,想要什么太明显了。

  如果不是他还算理智,说不定都会进言让李靖去做尚书令,好把位置给他留下,苏氏出官迷,真是一点也不假。

  说起苏元宰来,萧禹就道了一句,“苏元宰向好钻营,不宜主政尚书省……”

  好吧,他还真是不怕得罪人,只这一句,传出去了怕是就得跟苏亶结仇。

  李破却是想起了当年那个远来云内相投的贵家子,一路冻的和寒号鸟似的,不由微微一笑。

  他觉得萧时文说话虽直,但却颇为中肯,这个随他一路走来的苏元宰啊,总是时不时的冒头想要挨上几棍子……

  可还是那句话,当年云内旧人,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