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33章临战_北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紧紧联结在了一起。

  胜则荣耀加身,败了即是罪责难逃,就算有皇帝和皇后保着,估计也只能留下一条性命而已。

  所以当他听说赵世勋不待后续兵马到来,便与高句丽人接战消息的时候,他心里立马咯噔了一下,有那么一瞬间,他非常后悔让赵世勋来率领先头大军。

  但他此时无心责怪赵世勋的浪战之举,只是立即传令给刘仁轨,让其率一万人增援赵世勋部。

  接着又传令陈圆,苏定方等人,让他们不要再建造营寨,就地驻扎,如果前面赵世勋和刘仁轨败下来,那已经建好的营寨就是唐军首败之后,能够稳住局面的倚靠了。

  也不愧是李靖,反应之快,临变之稳,都是领兵将领之中首屈一指的存在,所以就算赵世勋败了,高句丽人也只能算是小胜一场,无法对唐军造成更大的杀伤。

  有不懂的人可能会问,为何不趁着这个机会大举进兵,援赵世勋部。

  你要知道,五万大军一旦溃下来,敌人趁势掩杀,很容易就会冲动援军阵列,造成可怕的连锁反应。

  另外就是如果赵世勋部顶住了敌人的攻势,和敌军进入到了相持阶段,唐军后续兵马及时赶到,急切之间其实也无法加入到其中,最多也不过是让敌人知难而退,依托身后的营寨,稳住阵脚。

  那么对敌人的杀伤就不足以影响到整个战局。

  所以说利弊之间,李靖考虑的很清楚……

  …………

  而此时阵前领兵的赵世勋根本没管那么多。

  换个人领兵,也许会比赵世勋聪明,可却绝对比不上他的刚勇,赵世勋本就是以登城,夺旗之功起家的将领。

  信奉的永远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

  唐军摆开了颇为宽阔的正面,人人披甲,前排持盾,后排持枪,刀手隐在身后,再次便是成群的弓箭手,他们将一根根箭矢插在地上,手持长弓,随时准备进行仰射。

  谷/span这就是唐军正军的模样,层次分明,即便敌人大集,即将进行一场残酷的厮杀,军中也少有人会有畏战之心。

  和从容不迫的唐军比起来,高句丽人的阵列便显得参差不齐,没有经过统一的操练,甚至没有统一的军服的高句丽军旅,还不脱部落联军模式。

  穿甲的不是军中贵族就是部族勇士,兵器比较精良的,一定是贵族们的亲军卫士,闲时放牧耕种,战时为兵的人们,拿着的兵器,穿着的衣服,都杂乱异常,放到中原,那只能是义军队伍。

  当然了,唐军在当世是一枝独秀的存在,不论是突厥还是高句丽,甚或是西边建立起来的林林总总的国度,跟大唐帝国都有着本质的区别。

  高句丽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一切,才属于正常范畴,中原王朝总是例外的那一个。

  …………

  两军对峙,唐军将士们已经握紧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