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81章国事_北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棉衣如此好用,尚书想没想过,给军将们补齐冬衣之后又该如何?织坊肯定多建一些吧。

  俺还听阿弟说过,匠作监制作出了一种叫竹纸的东西,轻薄耐用,取材之便一如棉花,俯拾皆是。

  还有印刻之术……俺听了听,那已非是人力所能及,俺那阿弟还说了,要在笔墨上下些功夫。

  到时藏书遍地,凡有志向学者,皆可开蒙识字,舞文弄墨,依俺看来,盛况可期矣。”

  苏亶眨巴着眼睛,这些事情他都听过一些,工部现在非常活跃,作为工部尚书的云定兴,位置牢固的很。

  但你跟俺说这些做什么?

  只听窦诞话锋一转,“如此这般,想来不久云尚书就要上门求到户部了吧?”

  苏亶沉吟片刻,一下明白了过来,抚掌而笑,“光大所言极是,可都是国事来的,哪里谈得上求不求一说?”

  窦诞有窦师纶这个弟弟,如今对工部很熟悉,方才所言,其实就是告诉苏亶,有些事朝廷酝酿已久,正在蓄势待发之时。

  之后工部需要的钱粮之巨,很可能超出人的意料之外。

  云定兴若不想坐蜡,就得来跟户部商量,然后才能一起出个章程,走省中,然后递到御前。

  这是朝中官员们正常的做事流程,即便是皇帝觉着很满意,也要在三省之中流转一圈才行。

  也就是李破是开国之君,他的诏令还没有被谁封驳过,搁在别的皇帝身上,就这套流程,很显然是有意无意的在限制皇权,三省之间也会形成制衡。

  而自李破登基以来,他也很重视程序的正义性,不会因为有谁在他耳边说了几句,他自己觉着可以,便诏令施行。

  多数都会让人过后上书按照正常的流程来,紧急一些的他则会直接下发省中让臣下进行议决。

  看似拖沓,实际上却稳定了朝中的政治氛围,同时也给朝臣们一种皇帝不会偏听偏信的形象。

  而政治就是如此,读书人最讨厌幸进之徒了。

  什么是幸进之徒,就是跟在皇帝身边,能与皇帝说得上话,让皇帝今天一个主意,明天一个主意的那些人。

  不问朝臣,却问心腹侍从,或者总被吹枕头发,这俨然就是昏君的一个典型特征。

  …………

  李破做事有板有眼,那么臣下们也就会守规矩。

  像是云定兴这样的家伙,若是杨二主政,他若需要用到钱粮,才不会直接去找户部,一定是先找虞世基等杨广宠臣说话。

  因为他们点头了,事情也就成了八分,剩下的两分不在于你有多能干,而在于回扣问题,上行下效间,前隋亡的是一点也不冤。

  还是那句话,王朝兴替,原因上大体一致,杨广算是其中异数,不能一概论之。

  …………

  话说开了,苏亶觉着窦光大很有些眼界,但要说他有多高兴,如获至宝那般,也是扯淡。

  户部掌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