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71章举兵_北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性质。

  阿史那可达派人想要召回契必部,却正值契必葛病殁,契必部上下反应非常激烈,差点没杀死了阿史那可达派去的使者。

  而大唐在敦煌已经设置了官员,劝住了契必部的首领们,放了使者回去。

  契必部由此正式投靠了大唐,首领之位由契必葛的兄弟契必歌愣继承。

  契必部虽然人数不多,可他们是铁勒诸部当中的一员,同时又是高车人的旁支,是个非常善战的部族。

  这些风波是元贞五年的事情,那时东海战事还没有结束,大唐无暇西顾,契必歌愣等人曾让敦煌的大唐官员传信朝中,他们想出兵高昌,为大唐攻下一些西域小国。

  这显然源于他们自己的野心,同样也是对统叶护可汗背信弃义,逼着他们远走的报复,同样在他们西迁途中,还受到了沿途各国的刁难,也让他们怒火中烧。

  契必歌愣的传信并没有受到重视,大唐也不想跟西突厥开战,于是令契必部继续东迁到了西海,让他们给大唐照顾战马,放养牛羊。

  小插曲是身在长安书院的契必何力听闻父亲病殁的消息,立即赶往西海,那里是他们祖先曾经放牧的地方。

  这个铁勒部族算是重归故里了,契必何力到西海见到族人,没过多久,便带着母亲和一些兄弟回到了长安,并得到了鸿胪寺的安置。

  这是归附大唐的第一支铁勒部族,得到了很多的优待。

  到了元贞七年,形势突变,突厥王庭西征的事情已是箭在弦上,大唐也顺势做出了很多反应。

  其中之一就是令契必歌愣率军到张掖,归于左骁卫大将军张士贵麾下,唐军一旦出兵的话,他们就是最好的向导。

  …………

  所以说阿史那可达对于大唐的警惕和愤怒不是没有任何缘由的,大唐不但收留了阿史那泥孰兄弟,如今又收留了契必部,这都是对西突厥的挑衅,只不过还没有去到发动战争的地步罢了。

  到了此时,阿史那可达也很庆幸,没有在这些事上跟唐国纠缠不休,不然这会就很难办了。

  他需要唐国来对突厥王庭进行牵制,让他们无法全力攻打西域。

  …………

  战争即将暴发,唐国那边还没什么消息,阿史那可达也不再去管唐人怎么想,一心一意的开始准备战争。

  刚刚离开他帐篷的商人,就是战争的一部分,他们需要为战争贡献力量,也就是他们积攒下来的一部分财富要成为大军的军资。

  另外今年西域各国的税赋都要提前收上来,而且是加重征收,所有的这些,都将成为大军的养料。

  已经赶到三弥山的两个叶护可汗,正在聚集兵马,所有收到王账汗令的西域小国,以及游牧的各个部族,都要派出最为精锐的勇士去三弥山听令。

  统领大军的不是两个叶护可汗,而是阿史那可达的弟弟,阿史那咄贺。

  西域的军队构成没法说,有步兵有骑兵,听上去和中原比较像,可实际上则大不相同,他们没有统一的服装以及军械,更没有一致的战略战术等等。

  来自各个民族的战士聚在一处,比草原上的部落联军还要乱上几分。

  想要带领他们去打仗,可是个非常费劲,也很考验将领们威望和智慧的活计……

  82中文网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