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67章大事_北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处,到时候再说,在他的预想中,若是辽东战事顺利的话,征募的府兵便可以作为后备力量,没有必要参战。

  集结,行军,运送粮草等事做个全套,看看折冲府建立之后,是不是比前隋的府兵制度更为优越。

  如果战事不利,正好把府兵补充进去,耗也能把阿史那多闻耗死在辽东。

  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在这中间总结折冲府设立之后的经验教训,以此作为参照进行更为有效的革新。

  大唐一直未曾动用过府兵,总不能一直如此,到了关键时候来个临时抱佛脚,隔三差五的总得演习一下。

  大唐想要万事如意,那就必须保证军事上的强大,很多事实都证明,物阜民丰,马放南山,官员百姓尽都慵懒度日的盛世

  时节总是那么短暂。

  只有居安思危,时刻保持警惕和军事上的领先,才是最为正确的治国方针。

  被几个海寇和披着野猪皮的野人就弄的鸡飞狗跳的军事制度,真不如干脆完结算了。

  再有就是东部沿海的造船业,元贞七年漕运全面开通之后,为造船业提供了发展的机会,据窦轨等人奏报,今年江南的船坞在满足漕运的基础上,开始尝试建造千料以上的海船。

  中原造船历史已经非常悠久,当年汉末时期,东吴水军的大船就已经颇具威势,主舰往往都是一千五百料以上的楼船。

  南北朝,前隋都有大军出海的记录,主力也都是楼船,在海上横行无阻,是标准的海上巨无霸。

  【讲真,最近一直用@@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隋末战乱无疑阻碍了造船业的发展,让其停滞甚至是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倒退。

  如今大唐在造船业投入了不少的精力,恢复速度还是很快的,到了元贞八年初,江南的船坞已是初具规模。

  李破这两年也看了一些船只的图纸,他其实对楼船不怎么感兴趣,太笨重了,明显影响了它的速度和灵活性。

  而且如今的楼船带有前隋的鲜明特征,要知道杨广造了那么多的楼船,基本上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的出行方便,也符合他对自己出行游乐的标准,要的就是一个盛大。

  楼船载人多,杨广在上面可以听歌看舞,行程当中也会非常舒适,所以前隋的楼船很华丽,作为战舰的实用性却差了许多。

  李破跟懂得造船的匠人们聊过,最终设想中的船只其实是那种一千料到一千五百料的帆船,保证足够的内部空间来装载货物,满员五十人到一百五十人。

  借助风力行进快速,保证灵活,能抗得住一定的风浪的大船,在船上盖楼他觉得非常的没有必要。

  换句话说,他认为理想中的海船还是那种以风帆为主要动力,兼具战舰和商船的作用的船只。

  有了这个目标,其他事就是下面的人来办了,窦轨得到诏令之后,要做的就是召集船工,尽力把设想变成现实,所以说从元贞七年开始,楼船的建造和研制就都停了下来。

  如今进展如何,李破还不晓得,他也并不着急,只管往里面投入资源即可……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这个道理,想要开展海易,合适的船只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之一。

  河边草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