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6章成名(十三)_北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们河北去。别往晋地来的问题,让李渊和他的谋士将领们,都愁白了头发,却感觉除了剿灭之外。没什么好办法可想。

  于是,大业十二年,其实是李渊拼命剿匪的一年,他的长子李建成,也就此崭露头角。

  还有个更大的问题在困扰着李渊,那就是突厥。

  从大业十二年开始。突厥连年入寇,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

  身为太原留守,他需要作出努力,来对抗强盛的突厥,保证晋地的平安,这是他推脱不掉的职责。

  剿匪,李渊可能自信满满,他对这个也很有经验,他不像王世充,吐万绪,或者是樊子盖那么糊涂,会受到皇帝,乃至于东都臣子们的干扰。

  他看的很明白,剿抚并用是必须的手段,不然的话,匪患只会越剿越多,就像其他糜烂的地方一样。

  他自信能在一两年间,还晋地一个清明世界。

  但突厥啊……以如今之情势,拿什么来应对突厥人的袭扰?

  太原留守府邸后宅,一处水榭当中,唐国公李渊披着貂裘,抚着栏杆,忧烦万端。

  都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李渊是既喜山峦,又喜观水,所以向来认为自己两者俱全……

  而当他心意烦乱的时候,就喜欢站在水边,估计是想从水里得到些智慧。

  不过他在这里已经站了半个多时辰,也没能让自己的脑子开个窍,身上却被冻的有些僵了。

  李渊抽了抽鼻涕,摸了摸下巴上的美髯,无奈的想要回去呆着了。

  这几年,他感觉自己又进入了倒霉期,一如当年父亲早逝的时候那样,有些无助。

  因为两年前,他的妻子窦氏病逝于涿郡,每次想到这个,他都会在心里恶狠狠的来上一句,该死的北征,该死的杨二。

  而就在去年,他一力剿匪的时候,三子李玄霸夭于长安,这个儿子从小体弱多病,也得到了父母更多的疼爱。

  也许是和母亲太过亲厚,听闻母亲故逝于涿郡的消息,李玄霸当时就吐了血,转眼间病入膏肓,追随母亲一起去了,享年只有十五岁。

  连丧至亲,让李渊心痛之下,多少有点心灰意懒,去年在河东没来晋阳,其实不但想看杨广的笑话,也是对这一地鸡毛的世道感到了厌倦所致。

  想到这里,李渊蹙着双眉,死死的握了握栏杆,让纤细的木栏立即发出一阵痛苦的呻吟声,也显示着,眼前这个看上去温文尔雅,大气雍容的关西大阀子弟可不是什么善茬。

  脚步声由远及近,李渊眯着细长的眼睛斜过去,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唐公不高兴了,最好离着他远点。

  不过随即,李渊的神色就缓和了下来。

  来的是个小娘子,长发低垂,被她随意的挽在身后,一荡一荡的,看上去好像要飞起来一般。

  十四五岁的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