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章 做新衣_重生六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田婆婆去做新棉袄。

  “叶啊,搞到棉花了?”田婆婆问。

  叶青举了举手上的大包袱:“没棉花,有这个也能做。”

  田婆婆费解,叶青故意卖关子,就是不告诉她包袱里是什么。

  买棉花要专门的棉花票,可不是人人都供应的,属于特需商品。产妇和新生儿才有,新娘子凭结婚证也能给一张。

  今年的产妇每人二两四钱皮棉,新生儿一两絮棉,做个半截褥垫子都不够。

  新人每人三两皮棉,凑一起也不够添置一床新棉被,通常两人的旧棉被搬到一起就算结婚了。

  七拐八拐,田婆婆带叶青到了一间裁缝铺。

  “田……同志。”老师傅显然认识田婆婆,差点喊出旧时称呼。

  田婆婆笑的和气:“杨师傅,我要做件新式的对襟夹袄。”

  叶青赶紧说:“我要做田婆婆身上这样的斜襟袄。”

  “这位是……”杨师傅好奇打量叶青。

  “是我邻居,和我没关系。”田婆婆立刻解释。

  杨师傅心里明白,不再多问,给两人量完尺寸就开单子写要用的面料里料,叶青把包袱打开推到他面前。

  “鹅绒!”杨师傅低呼。

  叶青本来想拆棉被的,但是看到里面紧实的棉胎又皱眉,这东西穿身上能舒服?

  想来想去,最后拆了件长款的羽绒服,还是受上海裁缝的启发,不能穿的“过时”衣服咱改!

  “杨师傅,总共四百八十克,做两件袄子够不够?”

  “够了够了,一件夹袄三两绒,露宿桥头也过冬!”

  叶青知道他说的是十六两进制,一两折合也就三十克多点,一百克的羽绒能露宿过冬?不知道是俗语夸张还是这时期有特别工艺。

  “田婆婆,这么薄不冷么?要不要做厚点?”叶青问。

  田婆婆笑道:“足够了,太热身上也穿不住,你年轻火力壮,就更不用。”

  叶青听劝,让杨师傅称重后,剩下的包起来。

  杨师傅慎重裹好留下的羽绒,轻手轻脚包的严严实实,生怕不小心飞出去一朵。

  袄面就是从上海带回来的那两块绸缎,袄里子用布尺寸却比袄面多了很多。

  “以前人说要面子不重里子,讲的就是这个鹅绒袄,怎么做保暖讲究全在里子。”杨师傅笑呵呵的解释。

  叶青长了见识,里子就用细白棉布,留的足足的。

  “田婆婆还要做件新式的罩衫。”叶青从挎包掏出一块青蓝色料子。

  田婆婆不会当着杨师傅的面和叶青客气,只笑着拍了拍她的手,兴高采烈的和杨师傅讨论新式衣服细节。

  叶青听得兴起,时不时插嘴:“杨师傅,我要田婆婆那样的盘扣,还有领口袖口,你要给我做一样的啊。”

  “你放心!保准比田同志的更好看!”

  看家手艺有人欣赏,杨师傅也很高兴。

  都交代完就是回家等了,杨师傅再三保证节前一定能做出来。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