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偷眼_大明16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廷也有大佬曾经询问过孙元化的意见。

  孙元化当时拿高第在柳河之败后的奏疏来回应,高第闻柳河之败后第一时间上疏,很鲜明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柳河之败后,上疏:“自广宁弃后,蓟镇单弱,所赖以内护邦畿、外拒奴虏者,惟榆关为扼要。近闻渡河取败,宜挑选精兵谨防山海。及查关山原设三部总兵,各有所管地方,分布驻防,不意今春夏间,三部兵马尽驱之关外……此何等时也,犹不思护内而防外乎?”按高第的意思,就是要内实而外虚,就是护内防外,蓟镇单弱,不光是王在晋提出来,高第等大量的有识之士也看的出来。从戚继光时代到如今,蓟镇的防御力量是一削再削。

  朝廷在后来加设保定总督,并没有改善多少。

  要紧的是实兵实将,提高军饷,增加军力部署,配置大炮,这些都没有能做到。

  从午门侧门进入宫门,再一路到会极门,然后进入大内,沿着端本殿和内阁中间的道路一直向前,过奉天门,绕过庞大的广场区,前方就是乾清门所在的地方,也是天启皇帝要召见孙元化的地方。

  尽管多次进宫,但这样的召见还真的是头一回,孙元化也不能不感到相当的紧张。

  到了乾清门才知道有内阁的几位阁老,兵部的右侍郎李春烨也在,另外就是有魏忠贤王体乾几个大太监。

  看来是御前会议,召孙元化这只小虾米过来肯定是备顾问了。

  这么一想,孙元化反而不是很紧张了,自己只要提供应给的意见就好,不必担心负什么太大的责任。

  “臣兵部主事孙元化叩见皇帝陛下。”

  在御座两侧是持铜拂尘的太监,还有一圈太监站在御座两侧,几个锦衣卫官站在太监之下,对面则是翰林官员。

  驸马,勋贵,人数并不多,都是现在和皇室走的较近,比较得宠的才有机会进宫来伺候站班。

  然后便是魏忠贤等掌事的太监,还有内阁的阁老,兵部的堂官们。

  等孙元化进来叩首时,皇帝轻轻点头,说道:“卿在宁远所修城池与所铸重炮此番十分得力,立功不小,朕心甚悦。”

  皇帝已经很久没有召集朝会,这一次与会的人也不多,真正参会的不超过十个人。

  这种小规模的会议也并不常见,多半的时候皇帝是在内廷不见人了,批折也是司礼代批,只有少量的奏折会看到皇帝的亲笔红批,已经属于极少极少的情况了。

  在天启四年之前,皇帝才十几岁,由于感念东林党的扶助之恩,不光是夺宫驱走李选侍的功劳,还有几十年间东林党一直坚持站在光宗皇帝,也就是神宗年间的皇太子一边,由于他们的力挺才使光宗皇帝顺利继位,打压住了福王和郑贵妃一党,所以皇帝在继位之初对东林党是放心任用,不仅内阁多东林,六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