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66章 师徒缘断,不如归去_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刘基看了张异一眼,没有反驳他的话。

  大家都是聪明人,很多时候去冠冕堂皇的反驳,反而显得虚伪了。

  “贫道认识陛下十年,其实一直明白陛下的心思。

  陛下认同理学的道,但他和大家争的是权。

  争权夺利,各凭本事!

  但理学最被君王看中的价值,乃是它对皇权的拥护。

  忠君爱国,乃是臣子本分。

  如果说以前陛下再怎么都都不会去突破底线的话,胡惟庸的事情,是真的寒了陛下的心。

  所以您也不用觉得委屈,理学一脉有如今的下场,并非没有原因。

  别的不说,就说宋先生,他可曾在胡惟庸造反的时候,站出来指责胡惟庸?”

  刘基闻言,口干舌燥。

  他很想反驳张异,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忠孝,为儒家的核心。

  陛下所言所行,固然已经得罪了天下读书人。

  可你们若是造反,或者用别的手段对付陛下,大家终归还会留着一份情面。

  可为了反对陛下,宁愿将胡惟庸推上去。

  也别说小道说话难听,

  无论是那位要以死殉道的宋濂,还是那些被陛下收拾的官员,

  都不配在这个问题上指责陛下。

  宋夫子他殉什么道?

  当他默认胡惟庸当造反的正义性的时候,其实他心中已经无道可言。

  既然是无道之人,所谓的自绝也只是徒增笑柄而已……”

  张异说到此处,刘基感觉到自己身后的牢房中,正在睡觉的宋濂,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他的话虽然难听,却有道理。

  这场相权和君权之间的斗争,一开始只是权力之争,但也是他们把他变成道争。

  “先生,权力的丧失,已经是无可避免。

  很简单,因为诸位的傲慢,导致了陛下扶持起另外一股力量。

  有了替代性,儒教想要以挟百姓令君王的方便性,便是消失了。

  可理学作为一个学派,未必不能存在。

  只是,以后尔等需要接受,别人的批评罢了。

  如当年《道余录》那般无理取闹的模样,终归不可再现!”

  道余录的事,也算是这些年文坛中发生的,一个影响力非常大的争论事件。

  姚广孝对程朱之学的批判,让他受到天下人的口诛笔伐。那时候的宋濂,刘伯温等人,也没觉得读书人的做法有什么不对?

  明明姚广孝只是发起一场辩论,但这场辩论还没开始发生,就已经被天下士子彻底打上妖人的标签。

  姚广孝的辩解,没有人愿意听。

  哪怕他讲的有道理,也不会有人跟他们讲道理。

  因为程朱之学,就是不可忤逆的圣言,哪怕是提出些许质疑,都是大逆不道。

  张异如今旧事重提,也颇有几分怨气。

  凭什么程朱二人,连质疑都不能质疑。

  这压根就不是一个学派对待问题的正常态度,而是一个已经垄断了天下人思想的许久的教派,对于蝼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