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八章诸子_始于魔剑生死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的一段对话,大致意思是梁惠王向孟子请教如何得利,孟子却说大王乃国之表率,你皆也口口言利,那么你的大夫、士人乃至百姓也纷纷效仿为自己获利,你言之仁义,国家也都言仁义了。

  其实在韩选看来,这一段算是诡辩了,也许国君天天讨论为自己获利,确实有失为君之道,可是空谈仁义,不讲实际,难怪儒家自孔仲尼传至,也无多大建树,其最大原因莫过于只在言,不在行,通俗来说就是空耍嘴皮子,只说做不到。

  不过,比起孔仲尼的《春秋经》,这本《孟子》倒让他有些兴趣,不免看得津津有味。

  比起上一本,这本书叙述更多,足足花了三刻钟才看完。

  “有点意思……”

  韩选心中隐隐有些感触,有种不吐不快的冲动,但事到临头却又张口无言,仿佛缺少了点什么。

  “太少了,现在还不是时候!”

  虽然不能一次建功,但这是一个很好开始的苗头,韩选觉得自己的选择和推测并没有错,只要永不言弃,那么必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眸中绽放光彩,随后又开始翻动余下的书简。

  这里不仅有儒家的诸子学说,更有百家的典藏文献,最为着名的便就是道家庄周的《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身为武侠迷,没有人不知道这本《逍遥游》的前句文章,毕竟那门吸纳百家内功的绝学实在令人向往。

  比起孔孟之道所讲让他乏味的仁义礼智信,《逍遥游》的文章无疑让他精神一振,细细读之。

  说起这本大作,不得不提前一柄位列剑谱第九的名剑秋骊,传闻此剑实含道家至理,涵泳天地生机,庄周作《逍遥游》受此剑启发颇大,一直以来皆由道家天宗奉守。

  据传当年吴越相剑师薛烛为越王探访宝剑,以匹配其所藏的欧冶子名剑纯钧,苦求二十年终获一名剑,得剑之日薛烛亦兵解归天,故传此剑有薛烛精魂寄托其上。

  除此之外,更要说起庄子的另一本大作《齐物论》。

  其中的‘庄周梦蝶’‘濠梁之辩’更是千古后依然让人津津乐道,奉为经典的思想学说。

  果然,读过《逍遥游》之后,一旁的《齐物论》,更是对他的启发颇多。

  比如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等等…

  还有一篇更让他沉思颇久的是另一段话,应该说是庄子于惠子的对话: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