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三章束手就擒_乱世侠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茅山派代表人物除茅山大宗师陶弘景外,先秦时有仙人展上公、郭四朝等,秦汉时有高道李明、左慈等,两晋时有祖师魏华存、杨羲、许谧、许翙与著名的道教大师葛洪等,南北朝时有科仪大师陆修静、孙游岳等,隋唐时有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以及著名诗人李白等,高道辈出,为道教正宗与道门主流。和龙虎山、閤皂山同为道教三大符箓派,号称三山符箓,以茅山上清经箓为三宗最高。唐朝盛行茅山派道教。

  李唐一朝,尤其重视道教,以传授上清经法为主的茅山宗一派,出了很多知名道士,如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吴筠和李含光等等,其中司马承祯还给玄宗的授箓,让玄宗成为真正的道士皇帝。

  这些玄门大德在各地的影响非常大,茅山宗逐渐成为在全国具有最高地位的道派。其中,王远知是茅山宗第10代宗师,为茅山宗进入唐代以后的兴盛,打下了重要基础。王远知出身于官宦之家,极得唐高祖和太宗的器重。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死后,在高宗调露二年9公元680年)被追赠为大中大夫,谥号升贞先生。四年后又获赠紫金光禄大夫称号。

  而吴筠也颇有才气,文章诗赋在当时都有佳评,得到玄宗的欣赏。玄宗曾问他关于道法的事,他回答说:“道法之精,无如《五千言》,其诸枝词蔓说,徒非纸札耳。”吴筠著有《玄纲论》、《神仙可学论》、《形神可固论》等,对道教炼养义理学说有很大贡献。第13代宗师李含光,世家大族子弟,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中宗神龙元年(705)入道,开元年间从司马承祯学道于王屋山,在嵩阳生活了20多年。玄宗对他极为敬重,在《命李含光建茅山坛宇敕》中称他“道高紫府,学总黄庭”。天宝年间,李含光得到玄宗所赐的玄静先生称号。晚年他居住在茅山紫阳观。

  葛神仙以葛洪后裔的身份拜入茅山,也确确实实得到了真传,只不过在修炼上误入歧途,耽于鱼水之欢,妄图以阴阳双修步入神仙境界。茅山以符箓闻名,但是葛神仙深知修为有限,自己的符箓之术克制不了江一尘,只能使用中茅术。

  天地气息出现异动,一道淡淡的身影从天而降,隐入葛神仙的身体中。江一尘眼尖,看到葛神仙召请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道士,马上想到这是中茅术,这个白发道士一定是茅山前辈。

  葛神仙感受到一股外来的力量注入自己体内,哈哈一笑,掏出符盒,灵符刹那画就,祭出后出现一只鹿,原来召请的是二十八宿之一的张月鹿。众弟子见葛神仙信手挥洒间,场上凭空出现一只神鹿,钦佩之下,一起鼓掌助威。

  江一尘知道这只鹿是葛神仙符化的,但是身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