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七十一章郭公子仪_乱世侠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一尘大喜,连忙迎上去,说明自己身份,求见带头的将领。不一会,出来一人,定睛看时,却是李松青,李松青也望见了江一尘,赶快上前,两人相拥,都是喜不自禁,互道别后情景。

  原来李松青在太原保卫战后,被调派到郭子仪手下,深受郭子仪器重,同时升职为偏将,担任这支15万大军的先锋。

  江一尘简单叙述了睢阳的历次战事,着重点是现在的断粮危机。李松青大惊,道:“粮食没有,还打什么仗!”江一尘道:“现在已经开始吃人了,都是最坏的结果了,还能怎么样?所以我赶着来打探消息。”李松青道:“一尘,你也吃人肉了?”江一尘苦笑道:“我和婉心早就开始辟谷了,即使几个月不吃东西也没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士兵们没有东西吃,援军再不到,全城人都要饿死了。”李松青道:“大军开拔了没几天,能否收复长安尚无把握,等到兵临睢阳,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这样吧,我带你见郭元帅,看看他怎么说。”

  郭子仪,山西太原阳曲人,公元697年阴历十二月十二日,生于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武举出身,六尺有余,也就是现在的一米八以上的身材,勇武不凡,而且公正无私,不畏权贵。

  据说,他20岁时,在河东(今山西)服役,曾犯过军纪,按律处斩。在押赴刑场的途中被当时著名诗人李白发现。李白见他相貌非凡,凛然不惧的样子,甚感可惜。他认定此人将来一定会大有造化,会成为一个国家的栋梁之才,于是便以自己的官职担保,救下了这条年轻的性命。郭子仪果然不负所望,参加武举考试后,便获高等补左卫长史(皇帝禁军幕府中的幕僚长)之职。因屡立战功,多次被提升晋职。天宝八年(749年)便出任安塞军使,拜左卫大将军。安史之乱爆发的前一年,他已出任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

  安禄山谋反,郭子仪立即亲赴校场,检阅三军,誓师出征。756年四月,朔方军旗开得胜,一举收复重镇云中(今山西省大同市),大败叛军薛忠义,坑其骑兵2000人。接着郭子仪又使别将公孙琼岩率2000骑兵攻击马邑(今山西省朔县东北),大获全胜。马邑的收复使东陉关得以重开,从而打通了朔方军与太原军的联系,使安禄山下太原,人永济,夹攻关中之军事行动无法实现。从而赢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捷报传到京城长安,人心稍安,郭子仪以功加御史大夫。

  朝廷命郭子仪回到朔方,补充兵员,从正面战场出击叛军,以图收复洛阳。郭子仪则认为,必须夺取河北各郡,切断洛阳与安禄山老窝范阳之间的联系,绝其后方供给线,才能有效地打击叛军前线的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