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章帝国争斗_乱世侠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唐和大食国(阿拉伯帝国)通商已久,651年大食派遣的使节首次到达长安“朝贡”。(《旧唐书?大食传》载:“永徽二年始遣使朝贡)于是,唐高宗开辟泉州、广州为对外贸易的口岸,不久后,在广州形成了庞大的阿拉伯商人聚居区——蕃坊。他们是中国最早的穆斯林。这种开放的国策,使得阿拉伯使节、商人、航海家源源而来,他们生意做得滋润,把中国的瓷器、丝绸从水路(当时水路比陆路更畅顺。)运到西方,又把海外的奢侈品、香药卖到中国,从中赚取巨额的差价,这让他们变得非常富有,也让他们更贪婪起来。

  蕃坊就是外国人居民区,有点像近代的租界,那会儿住在藩坊最多的是阿拉伯人,唐朝时叫他们色目人,具体有多少人呢?有记载是20多万人!那这么多阿拉伯人,在唐朝又是怎么来广州的呢?

  阿拉伯人原本是游牧民族,从不以抢掠为耻。当他们建立阿拉伯帝国后,神速地学会了航海术,并利用他们出色的商业天赋流窜到欧亚非三洲,当然也包括广州。唐朝当时是世界的中心,而广州是唐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和重要的财赋供应地之一,所以就成了外国人向往发财的地方,另外两处胡商聚集地是泉州和扬州。

  胡婉心说的这场战争发生在公元751年,当时世界上两个最强盛的帝国间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正面的碰撞,战争的起因当然是因为双方都想扩张势力,一个向西,一个向东,最后就碰上了。

  天宝六载(747年),玄宗任命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步骑一万进行长途远征。高仙芝行军百余日,从安西出发,经过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进入握瑟德(今新疆巴楚东北),再经过疏勒(今新疆喀什),翻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过播密川,抵达小勃律特勒满川,最后会师于吐蕃连云堡(小勃律西北部今阿富汗东北的萨尔哈德)。连云堡南面依山,北临婆勒川。此时吐蕃在连云堡有万人吐蕃兵防守,在激烈的攻防战中,唐军斩五千人,活捉千人,获得战马千余匹,衣资器甲数以万计。吐蕃在小勃律的屏障被高仙芝拔除了。由于监军边令诚畏惧而不肯行。仙芝只好留下三千兵,让边令诚领着守城,自己率兵继续深入,进逼坦驹岭。

  坦驹岭山口,海拔4688米,是兴都库什山著名的险峻山口之一。登临山口,必须沿冰川而上,别无其它蹊径。这里有两条冰川,东面的一条叫雪瓦苏尔冰川,西面的一条叫达科特冰川,冰川的源头就是坦驹岭山口。这两条冰川长度都在10公里以上,而且冰川上冰丘起伏,冰塔林立,冰崖似墙,裂缝如网,稍不注意,就会滑坠深渊,或者掉进冰川裂缝里丧生。

  高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