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八十九章江山易主_乱世侠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一尘道:“还有不少人没来得及撤走,我来殿后吧,阻击史思明和安庆绪的追兵。”胡婉心道:“你还真是无私,那天在潼关也是你和松青阻击了同罗骑兵,今天又需要你做同样的工作。”江一尘苦笑道:“有什么办法,事情总是需要人做的,这么多人处在叛军屠刀下,我总是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丢掉性命!”

  胡婉心笑道:“知道你悲天悯人,去吧,多加小心,不可恋战!”点起三千精兵交给江一尘,其中配置一千弓箭手,且战且退,掩护各部官军撤离战场。

  史思明和安庆绪见战略目的达到,也就见好就收,并没有无休止的追击官军,毕竟官军只是溃散,并未受到重创。

  官军全线大败而归,各部损失惨重。郭子仪退保洛阳,其所部战马万匹,只剩3000,甲杖10万,几乎全部丢弃。其他节度使也各自溃归本镇,仅李光弼、王思礼全军而还,江一尘和胡婉心率军最后一个撤离,途中还阻击了敌军追兵,给对方造成了不少杀伤,是唯一取得战果的部队。

  邺城之战至此结束,官军劳民伤财,非但没有攻下邺城,还被史思明击败,损失巨大,坚持战争的本钱大打折扣。诗人杜甫的名篇《石壕吏》就是写于邺城惨败之后,诗云: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村,现名干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七十里,根据这首叙事诗,官军为抓壮丁补充损失,连老头、老太太都不放过,可见兵员损失何等惨重,当然,并非全部是战死,失踪和逃跑的占据大部分。至于军械辎重的损失,更是难以估算。此战过后,大唐中央政府的财力大打折扣,已不足以支持旷日持久的战争。

  而史思明此战胜利后,威望急剧上升,已经快要熄灭的叛乱之火又再度烧旺。

  打听到此战竟然是如此结果,魏州北的单青岩长叹一声,原本打算以道法改变天地之气,人为造成一场暴风让双方罢战,不料史思明没有什么损失,而实力占优的官军却是全面败退,完全是始料未及,苦笑之余,不知道该是自责还是庆幸,踌躇一会,不愿意再见到史思明,独自怏怏返回范阳。

  史思明根本不知道单青岩的行踪,以为他早已回到范阳了,打听到官军全部都已撤离邺城周围,又想起了安庆绪禅位的许诺,贪心忽起,率军来到邺城,屯兵于城下,等着安庆绪出城禅位。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