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二十八章谢家酒楼_乱世侠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乾元元年(758年),李白五十八岁,自寻阳出发,开始长流夜郎,妻弟宗嫌相送。春末夏初,途经西塞驿(今武昌县东),至江夏,访李邕故居,登黄鹤楼,眺望鹦鹉洲。秋至江陵,冬入三峡。

  乾元二年(759年),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犯从流,从流以下完全赦免。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他随即顺着长江疾驶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早发白帝城》最能反映他当时的心情。

  重获自由的李白自此居住在宣城,当涂和金陵,颠沛流离,倚人为生,郁郁不得志,闻知李光弼在河阳抗击史思明,于是写信给李光弼,毛遂自荐,意图报国立业。

  胡婉心道:“这位大诗人倒是一腔热血,拳拳报国之心。”江一尘道:“年老体衰了,不适合再来军中效力,写信回绝他吧。”仆固怀恩道:“一尘说得对,这样的人,不管你如何才情万丈,来军中也是个累赘,我可不要。”

  李光弼把信纸折起,重新装入信封,说道:“从军是不现实的,不过看李翰林的意思,待春暖花开后,必然会来河阳一行,这样一个大才子,如果在途中有什么三长两短,也是国家的巨大损失。”仆固怀恩道:“理他作甚,爱来就来,打仗又用不到他,再说他现在是白衣之身,即使出了意外,陛下也不会怪罪我们。”

  李光弼不理仆固怀恩,转头道:“一尘,可愿意出个远差?”江一尘问道:“去哪里?”李光弼道:“去一次江南,找到李翰林,劝他不要来河阳。”仆固怀恩不高兴了,道:“太尉,史思明还在洛阳虎视眈眈,随时可能袭击河阳,你把一尘派到江南,一旦敌人发起进攻,我们少了一个猛将,这仗怎么打?”李光弼道:“不妨事,已经有几位节度使起兵攻打史思明了,短时间内他没有能力进攻河阳,加上怀州也在我们的攻击之下,他还得救援安太清。”仆固怀恩赌气的道:“你爱让谁去就去,反正我是坚决反对!”

  李光弼知道仆固怀恩的脾气,不再搭理他,道:“一尘,你和婉心姑娘去一次江南吧,李太白也是个道士,你们应该更有共同语言,也容易说服他。”江一尘对李白这个大诗人也是极其仰慕,说道:“也好,既然这边没啥事,那我就走一趟吧。”胡婉心也道:“李太白名满天下,能够见上一面也算三生有幸了!”李光弼道:“他日我们都可能被后人遗忘,李太白这些诗作还能流芳百世,可比我们强多了。”仆固怀恩嘟哝道:“我们出生入死,血染战袍,弄到后来还不如一个酸腐文人,都这样的话,大伙还打什么仗,都去吟诗作对好了!”江一尘笑道:“仆固将军的忠勇之名,史官一定会记录下来,日后自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