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16章 “潜伏”计划顺利进行_官梯之【基层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涛知道吧?他邀请我拍摄一部反诈题材的电影,充分放权,由我全权负责,并承诺可以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尽情发挥,拍成有教育意义的反诈题材电影。我第一个推荐了你,王鸿涛表示认可!海波,你翻身的机会来了!”

  “老审,是真的吗?真是王鸿涛书记主导的?”

  “我劝你马上来春城,我打算这两天开始组建剧本,陆续筹建团队,你来帮我吧,制片人、编剧、导演、摄影、灯光、录音、造型指导、美术指导、剪辑、调色、混音、作曲等等,都要老子一手谋划,工作量是相当大呀!”

  “老审,我感觉你好像不是骗我,你等着,我马上订机票。如果真有这好事,你让我干什么都成!”

  “先说好,剧组经费有限,只能象征性给你点片酬。”

  “你就是让我白干,我都屁颠屁颠的给你鞍前马后!王鸿涛书记敢用我,我就敢给他效死命!”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巴豆和文章这里,就这样两部电影重要的角色确定了下来,两个剧组都在紧锣密鼓的筹划中。

  到了7月初,在老狼等“蛇头”全力运作下,2000多名“尖刀”队员顺利进入到缅北的各个电诈园区,入职不同的“科技”公司。

  由于疫情特殊时刻,滇省的边界日夜施工,近期缅北招人异常的困难,所以,老狼“团队”成了各个园区的香饽饽。由于他送来的这几批人质量高,所以价钱就高,直接给王鸿涛“创收”了近3亿元的“纯收入”,而且这些资金又迅速的转到了“潜伏”人员手中。至于上级拨付下来的资金竟然纹丝未动,给了王鸿涛很大的操作空间。

  同样,3000多名“潜伏”人员全部进入缅北,遍地开花,分赴各个城市寻求商机,力求尽快站稳脚跟。

  于是,缅北很多“电诈”泛滥的城市陆续出现了一些小店,有理发馆、饭馆、小卖部等等,都是通过正规渠道过来的,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而这些店,基本都开在距离各个电诈园区不远处,就像一张大网把园区“笼罩”住。

  李飞的“金枝玉叶”茶厂建设进度非常快,几个厂房已经初见端倪,办公楼地基已经完成,开始建设地上建筑,可以招人了。

  于是,在果敢的大街小巷出现了告示、传单,“金枝玉叶”茶厂大量招聘茶农,底薪2000+业绩提成+加全勤,保守3000以上,至于五险一金啥的没人在意。

  缅甸在经济活动中所需费用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国内职工的基本工资,平均一个月为112美元(16万缅币),在东盟国家中是最低的。而且这个工资是包含职工月薪、税费在内的工资,可见有多么的低廉。

  而3000元的“高薪”足够大家挤破脑袋了!

  还没等招聘开始,茶厂合伙人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