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51章 王鸿涛对木姐的“仇恨”_官梯之【基层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符合我们的利益,这个道理你比我更明白。”

  王鸿涛笑道:“我就是这么一说,不过适当的时候还得吓唬吓唬。如果我们全方位的封锁,他们也受不了。”

  “你自行斟酌吧,我肯定支持你!”

  当晚,滇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今日劝返工作进展情况,4个通道共计有3.8万名电诈分子被“劝返”,截止目前,报备回国并和属地公安、社区取得联系的电诈人员还有5.9万人,将于近日陆续“回国”!

  仅仅第一个,就会来近4万人,用铁的事实现身说法,这些人可都是主动回来的呀!如果被关着,被限制人身自由,那可没法主动回来。

  基于此,相信民众心中能有一个朴实的判断了!

  网友们的疑问来了:那既然如此,网上又为什么有那么多令人恐慌的被骗故事呢?比如喝完一瓶朋友递给的水就被迷晕了,到了地方边境线。等他醒来,开了一个多小时的五菱宏光已经把他送到边境线了。

  滇省公安机关现身说法:从长水机场到靠近缅甸的边境城市,起码要5小时,有的甚至超过10小时。难道这车开得是飞机,飞的这么快。还有检查关卡得有6—7道关卡,要是真的被迷晕了是过不去的!

  很多人通过观看今天的“劝返”盛况,评论道:咱就说,这谎扯得也要有人信。运头猪过边境都很难,更何况是个大活人呢?

  “我更想吐槽的是,人家辛辛苦苦针对你,一环扣一环付出巨大人力财力,就为了把没什么经验的你骗去缅北做诈骗?”

  “你可以怀疑诈骗犯的道德,但请不要怀疑他们的智商。你会和钱过不去,但他们从来不会!”

  “道理很简单,他们回来后不想被法律追责,或者少被追责,因为偷渡和做诈骗的都是需要回来接受审判的。”

  “强烈建议对‘劝返’人员进行最严格的调查、审查,绝对不能让他们回国继续行骗。”

  “记者报道,他们回来后在隔离点还在继续搞诈骗,细思极恐呀!能不能把他们放回缅北?我害怕!”

  “如果几十万诈骗犯回了国,带着一身的‘绝技’,我们何以应对?所以,‘劝返’只是第一步,惩罚、改造更重要,一定不能手软!”

  晚上,王鸿涛陪郭鸣雄小酌了几杯,回到房间后,看到网上炒的沸沸扬扬,很多粉丝给王鸿涛留言,想听听他的看法。

  王鸿涛直接发了一个作品,统一回复:历史上,缅甸曾作为藩属国而存在,在漫漫岁月长河里,两地群众语言习惯早已互相渗透,整体环境与国内相差无几。

  建交后,我国一直是缅第一投资大国,交易使用的是人民币,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方式随处可见,汉语汉字更像是那里的官方语言,种种“利好”,为骗子们的猖獗大开方便之门,大量偷渡者疯狂涌入。

  我们有决心治理,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防范同样很重要,按照他们的行话,傻子太多,骗子明显不够用。

  我呼吁,请大家在手机上

  ,确实能有效防止你被骗。信我的,没错!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