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2章 烈火烹油_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农历的六月中旬。

  一年中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季节来到了。

  在这样的天气里,治安支队的同志们还要坚持上街巡逻,是真的很辛苦。

  随着酷热的天气,冰棍、北冰洋汽水、凉粉、酸梅汤等消暑食品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成为了市民们消暑解渴的好选择。

  于是,刘之野以刘家庄的名义,慷慨解囊,为同志们每日里准备了酸梅汤、冰棍、冰镇西瓜和大碗茶等清凉饮品,让大家伙在炎炎夏日中能感受到一丝凉意。

  每天,这支由三千多人组成的队伍,光这些消费就要花费近四五百元。一个夏天下来,怎么着也得花费刘之野两三万元之多。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连京城市局的上级部门都为之震动。副局长亲自出马,手持锦旗,前往刘家庄进行慰问并感谢。

  建国以来,尽管不乏资本家慷慨解囊,捐出过巨额资金,但农民群体如此大规模地为国家单位捐赠巨额资金,却是前所未有。

  这一举动,无疑是破天荒的一件事,展现了新社会农民们深沉的爱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此事,值得大书特书,令所有人学习的。

  各级媒体在听闻此事后,也是进行了多番采访报道。

  因此,刘家庄再次在京城引起了轰动,其名声远扬,使得原本已在京城享有盛誉的各类产品更是供不应求,备受追捧。

  …………

  入夏后,京城里的大小四合院中就有搭天棚的习俗,天棚又叫凉棚,和屋里相比甚觉爽意。

  过去,老京城有句老话叫做“天棚、鱼缸、石榴树”,如果三者具备那就是“殷实人家”了。

  清竹枝词有道:“绿槐荫院柳绵空,官宅民宅约略同,尽揭疏棂糊冷布,更围高屋搭凉棚。”

  这里所说的“搭凉棚”,也就是“搭天棚”。便是说过去那会儿,无论当官的还是老百姓;只要是住在四合院里,都要在自家院子里搭凉棚。

  而所谓的的“糊冷布”,就是要在自家的窗户上安上新的纱帘。

  在这个没有空调电风扇都很少的时代,老京城夏日改善家居小环境的主要方法就是搭凉棚。

  夏天用凉席搭个天棚,把整个四合院罩住,防止太阳暴晒,能令室内气温下降不少。

  但是,一般家庭也不一定都搭得起凉棚。能搭得起凉棚的,得是多少有点钱的人家。

  旧社会那会儿,就有穷讲究的人家,借钱去搭建凉棚的。

  刘之野一家自然不缺这点钱,他可不想在这炎炎的夏日里遭罪。特别是他们居住的东厢房,夏天里更是特别的热。

  四合院的东厢房坐东朝西,这种朝向在夏天时无法有效接收凉爽的东南风,而且由于夏季的强烈阳光直射,导致屋内非常炎热。

  此外,东厢房的位置通常靠近院落的东侧,夏季的炎热天气中,东墙外是别人的院子或西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