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9章 久旱过后是防洪_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入六三年,全国各地多年的旱情终于画上了句号。

  自春回大地,雨水便如丝如缕,悄然增多。

  等进入七月份,入夏以后雨水更是下个不停。

  雨水依旧倾盆而下,爷爷的面容显得尤为严峻,他一边抽着烟斗,一边沉声说:“大旱之后,必有大涝;大涝之后,必有大疫。唉,今年的年景恐怕不容乐观。”

  刘竟斋眉头微皱,不解地问道:“父亲,这么多年的干旱,河流湖泊都干涸了,多下点雨难道不好吗?”

  老爷子轻轻摇头,嘴角勾起一抹无奈的笑意,“呵呵呵,你这学问倒是挺扎实的,可惜啊,农事这块儿你就差了点火候。”

  “呵呵呵……”在座的刘元海、刘元生、刘福生等人闻言俱笑了起来。

  然而,刘之野并未展露笑颜。听完爷爷的话语,他的眉头紧锁,仿佛在深思着什么。

  “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呢?我怎么一点也想不起来了。”刘之野在听闻可能有洪涝灾害后,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京城建国后的一场大洪涝。

  当别人轻描淡写地说出那样的话,他或许只会付之一笑,不予理会。

  然而,当爷爷以他那不常见的严肃口吻提及可能的灾情时,刘之野立刻收敛了笑容,神情变得凝重起来。

  刘之野深知爷爷的经验和智慧,对于这样的警告,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无论古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直都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尤其是在古代的农耕文明时代,人们一年四季的收成全部依赖天气的变化和自然的规律。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只是一颗渺小的微尘,无法抵挡住它的四时变换,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人们对于自然界中的一些特殊现象就有了一套理论,民间常有一句俗语流传,就是:“久旱必有灾”,且不说是不是迷信之言毫无根据,但是就很多真实史料而言,人们也不能忽视它的存在。

  从古至今,农民们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以及反复的实践所得出来的东西,往往精准无比,至今还指导着农民进行农业生产。

  其中有很多已经被现代的科学家所证实,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现在北方地区已经是四年干旱了,经常听到农村老人这样说,一旱旱三年,慢慢地熬吧,过了这三年就不旱了;一旱旱三年,三年之后必大涝,这四年别指望庄稼能有好收成;一旱旱三年,大旱之后必大涝。

  ““之野,之野!”三大爷的声音打断了刘之野的沉思。他轻轻推了推刘之野,试图将他从深思中唤醒。

  刘之野一脸茫然地问道:“啊?奥,三大爷,您怎么着?”

  三大爷眉头微皱,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解:“你这是怎么了?一脸心事重重的样子。”

  刘之野说了句:“我在想爷爷刚才说的话,旱久必涝啊,我觉得非常有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