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6章 朱元璋的刨根问底_手机里的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6章朱元璋的刨根问底

  明初四大案之一的郭桓案,史称牵连到全国各地的地主,遭到抄家破产的不计其数,地主对此怨恨极深,朱元璋为了平息怨气又将审刑官吴庸等人处死。

  为什么影响竟然会这么大?

  因为朱元璋在这个案件中的旨意是,行贿和受贿者同罪。

  在他后来编撰的《大诰》第二十七《问赃缘由》中就有说明:如六部有犯赃者必究,赃自何而至,若布政使贿于部,则拘布政使至,问斯赃尔自何得?必至于府,府亦拘至问赃何来。必至于州,州亦拘至,必至于县,县亦拘至,必至于民。至此之际,害民之奸,岂可隐乎?

  这么一级级追查下去,最终是到了地方上的粮长那。而在洪武初年的时候,粮长一般就是当地的富户。

  结果,在这个查案的过程中,又发现了这个链条上的各级官员,乃至到粮长,还有另外的违法乱纪之事。

  就比如说粮长,对下是加征,对上则是拖欠。

  《大诰》中有列出,粮长加征名目如下:若定肛钱、包纳运头米、临运钱、造册钱、车脚钱、使用钱、络麻钱、铁炭钱、申明旗舶钱、修理仓钱、点肛钱、馆驿房舍钱、供状户口钱、认役钱、黄粮钱、修墩钱、盐粟钱、出由子钱。

  而拖欠就简单一些,找由头把今年的税粮拖到明年交,如此延续,则当年的税粮就能纳入私囊了。

  对于眼里容不得沙子的朱元璋来说,只要查到了违法乱纪之事,那是绝对不会容忍的。

  刚好这是元末明初,地方土豪,也多是粮长,还有官员等等,一直延续着元末的做法。虽然朱元璋的反腐是出了名,但是觉得不会查到自己头上。事实上也是,历史上从未有过像朱元璋这样严查贪腐的。

  于是,这一查之下,所有被查到的贪官污吏就倒霉了,这也是为什么郭桓案最终会闹得这么大的原因。

  如同历史上所记载的,朱元璋最后都有点承受不住这个反弹的压力,不得不进行了安抚。

  可在这个位面上,他严惩腐败的反弹却没那么厉害。所有人又都知道,神仙保佑大明朝,又解决了大摆子瘟疫,这又是能惠及所有人的天大恩惠。那些动心思想要搞反击的人,面对这样的情况,肯定是要再掂量掂量了。

  等到太子朱标竟然把神仙赐下的仙丹分给普通的打摆子病人,这一下,皇恩之浩荡,就彻底冲垮了所有想反击朱明王朝的那些人。

  谁还相信说皇帝残暴,皇帝刻薄寡恩的话?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太子会给仙丹?那可是仙丹,不是别的东西。

  试问天下间,试问列朝历代,又有谁能够把仙丹分享给他人,而且还是分享给普通百姓救命!

  这样的认知,从京师迅速向其他地方传播,对皇帝太子的好感,感激,自然也就蔓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