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0章 顺便来看看_玄门小国师又在卜卦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差点意思,那就干脆划了他的名去。

  如此半刻上下便能考完一组,一个半时辰下来,那殿试已然过了半。

  自觉渐入佳境的墨书诚慢慢松懈了脑子里那根紧绷的筋,趁着众人不备,他甚至偷偷晃了晃那发酸发痛的脚踝。

  再坚持这么一个多时辰,今年的殿试就能圆满结束了,到时再带着那新排出来的三甲给父皇交差,他老人家一定会很高兴。

  太监在门外唱名之时,墨书诚禁不住又飘了神,他心下不住窃喜,面上亦跟着带了点不大明显的喜色。

  正当他幻想着那被云璟帝大加赞赏的场景时,乾阳殿外,却陡然传来一阵问安声。

  鸣鞭穿破殿堂,他猛地回神,便见云璟帝身着朝服朝冠,在一众宫女太监们的随侍之下,缓步而来。

  他踏入大殿,百官们俯身行礼,山呼了“万岁”,墨书诚见此亦连忙随着众人作了揖。

  “众爱卿平身,太傅,您坐。”墨景耀随手一挥朝服广袖,大臣们谢恩后缓缓直了身,云璟帝不曾管顾他们面上的神情,顾自径直走上了高台,在那雕龙大椅上从容落了座。

  “父皇,今儿您怎的过来了?”墨书诚没敢起身,垂头小心问询着云璟帝此举之意,“是儿臣哪里出了差错吗?”

  “哈哈,诚儿不必紧张,朕只是闲来无事,顺路来看看你这殿试进行得如何了。”云璟帝哈哈大笑,姿态悠然,语调随和。

  “你不必在意朕,该如何,就如何。”帝王说着,抬手拍了拍墨书诚的肩,“就当朕不在此处,且继续主持殿试便是。”

  这哪里能当成不在?

  墨书诚在心中悄悄腹诽,而且这朝服朝冠穿戴整齐的,怎么也不像是“顺路”。

  他心下犯着嘀咕,面上却不敢露出丁点的不满。

  “儿臣遵旨。”华服青年深深行礼,继而重新望向了那大殿之上,原本放松了不少的精神骤然紧绷,且这一次绷得比早晨那会还要厉害。

  “继续。”墨书诚眼神示意了身侧内监,后者立马宣布了殿试继续,青年的手心发了滑,喉咙亦遏制不住地发干发堵。

  接下来的几组殿试考核得还算顺畅,身后的云璟帝也一直不曾出声。

  墨书诚见此忍不住抬手擦了擦额上的冷汗,他的神情放松了些许,心下却无由来地涌上一股说不明的焦躁不安。

  察觉了那不安的他垂眸思索了良久,奈何他的大脑早因紧张而空了一半,到底没能想出个缘由来。

  他蹙眉沉思,直到倒数第三组贡生入殿受考,他看见那两个曾向他行过贿的贡生赫然在列,才突然记起这不安的来处——

  那两人……不是儒生。

  而老太傅所出论题,着力处皆在儒门之内。

  这……这不就糟了吗?!

  华服青年猛地攥紧袖中双拳,慌乱间绷紧了唇角,他死死盯着殿中那两名贡生,一双眼浑然不敢眨上分毫。

  “今天下虽定,民生正值向荣之时。然我乾平地广,跨足南境北域,每逢夏、冬,多见涝、冻之灾,库中多亏于此——当以何者安民济生,又使度支常恒?”

  萧老太傅含笑抚须,能排在此时方入殿中的,大多才学非凡,他也很愿意听听这些年轻人们的见解。

  说不定还真能寻到些绝妙的法子,既解了民生之苦,又解了国库之空。

  大椅中的云璟帝闻此议题,原本稍显放松的身板霎时端正无比,显然他也对这帮贡生们的回答颇感兴趣。

  殿上的大臣们见状纷纷竖起了耳朵,唯有墨书诚的面色越发苦涩难堪。

  ——他已经看到那两人脸上的难色了。

  老太傅的问题大概就是说,国家占地广,跨度远,南边夏天容易涝,北边冬天容易冻

  朝廷每年花很多钱在上头赈灾,国库空虚也多因为这个原因,该怎么样又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又能让国库支出收入平衡,不至于出现赤字

  这个我参考了下各代殿试考题

  自己胡乱编了个

  编了个简单的QAQ不要在意细节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