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1章:司马八达(上)_三国视频君:开局盘点十大猛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有应对。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驾崩,齐王曹芳继位,曹爽、司马懿共同辅政,后来曹爽专权,李胜、何晏、邓飏等乱政,司马孚不管杂事,唯端正自己的行为避免被人陷害而已。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政变夺权,司马孚同司马师一起屯兵司马门,控制京师。

  曹爽一党被诛杀,司马孚因功进爵长社县侯,加侍中,后来,司马孚升任司空,又代替王凌为太尉。

  公元253年,孙吴太傅诸葛恪征发二十万人伐魏,围攻新城,司马孚督诸军二十万防御,到达寿春,派毌丘俭、文钦等进攻。

  诸将想迅速出击,司马孚故意滞留了一个多月才进军,此时吴军士卒疲劳,加之瘟疫流行,于是望风而退。

  公元255年,蜀将姜维进攻陇右,雍州刺史王经战败,朝廷派遣司马孚镇守关中,统领诸军。

  不久,征西将军陈泰与安西将军邓艾进击姜维,姜维撤退,司马孚回到京师,转任太傅。

  公元260年,魏帝曹髦不满司马昭专政,率宫人讨伐司马昭,于宫门处被杀。

  百官不敢奔赴,司马孚前往,将曹髦的头部枕于自己大腿上,上奏请求捉拿主谋者,正赶上太后下令以平民的礼节安葬曹髦,司马孚、司马昭同群公上表,请求改以王礼安葬,得到批准。

  司马懿执政之际,他就有意避免过多地参与权政,而后司马氏几次废立皇帝,他也未参与谋划。

  司马师、司马昭因司马孚是长辈,也不敢逼迫他,后来进封他为长乐公。

  公元265年,西晋代魏,魏帝曹奂被贬为陈留王,迁往金墉城,司马孚前往拜辞,握着曹奂的手,泪流满面,不能自制说:

  “臣到死的那天,也是纯粹的大魏之臣!”

  晋武帝司马炎封司马孚为安平王,食邑四万户,进拜太宰、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设置官属。

  每次元会时,司马炎下令让司马孚乘车上殿,司马炎则降阶相迎,等到就座后,司马炎亲自献酒祝寿,以家人之礼对待。

  司马炎每次下拜,司马孚都下跪来制止,司马炎又赐予他云母辇、青盖车,司马孚虽被如此尊宠,却不以为荣,反而常有忧色。

  公元272年,司马孚去世,享年九十三岁,司马炎于太极殿东堂为他举哀三日,赠“东园温明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绯练百匹、绢布各五百匹、钱百万,谷千斛”以助丧事。

  葬礼规格,比照东汉东平献王刘苍的旧例,司马孚临终时遗令:

  “有魏贞士河内温县司马孚,字叔达,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终始若一,当以素棺单椁,敛以时服。”

  司马孚常被当作忠臣和长者,他的政治、军事才能一般不被人们重视。

  他的军事才能虽然没有司马懿父子那样突出,但是也还算出色,也曾统帅部队支援关中、合肥新城,同蜀汉、吴国的部队作战,这其中以救援合肥新城一役最为有名。

  吴国太傅诸葛恪指挥二十万大军,挟东关大胜之势攻打合肥新城,大将军司马师命司马孚统帅二十万大军救援合肥新城。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