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章 世故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听教的恭敬姿态,让秦宓都莞尔的摆了摆手。

  随之,又阖目捋须沉默了一阵,才目视着郑璞,语气殷殷,“子瑾,我与你先父乃知交,你兄长又受学于我,有些事情我便直言了。你携幼妹而来,我知其意矣。但我幼子虽未及弱冠,却已定下亲事,若寻支系子侄婚配,却又愧对什邡郑家门第。不如,我为你寻一上佳门第为姻亲可好?”

  嗯?!

  什么叫我携妹而来,你知其意?

  还有,不是在说教学问与处世吗,怎么就扯到为我寻姻亲之家了?

  话题的骤然变化,让郑璞一时反应不过来,满脸不解的陷入了无语中。

  而秦宓见他张口结舌,还以为是被直白道破心思而发愣,又缓缓出声宽慰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子瑾不必惊诧,亦无需担忧受你先父不仕先帝所累。你如今已有名声传扬,我又在朝中任事多年,要寻一门好姻亲,不算难事。”

  这次,听到了“先父不仕先帝”时,郑璞总算是相通了是怎么回事。

  那是秦宓对人情世故太过于练达,反而误会了。

  学富五车,且世家大户出身的秦宓,早就世事洞明。见郑璞带着小郑嫣随来拜访,便从世事常理出发,以为郑家这是在隐晦示意,想和秦家更亲近一些结成姻亲呢!

  毕竟郑璞和他差着辈分,有些事情不好宣之于口。

  不然,正常来访,岂有带着年幼女眷之理?

  但他幼子确实早就定下了亲事,为了不让自己的回绝影响了两家关系,所以才有了退而求其次,抛出为郑璞物色一门好姻亲的言辞。

  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郑璞是真没有这份心思。

  带着幼妹小郑嫣来成都的缘由,只不过是出于溺爱惯宠的心理罢了!哪想到会让人陷入世俗的误解中?

  弄明白了事由,郑璞当即起身而拜。

  先是情真意切的,谢过秦宓顾念两家情谊的友善。

  又言辞诚恳的致歉,说自己带着幼妹来成都,并无其他心思。

  为了让秦宓笃信,他还打出了悲情牌。

  说小郑嫣生长于乡野,家中为了让她对亡父有印象,便时常将郑度生平之事讲述,亦让小郑嫣对成都很向往。此次刚好他来成都,便携带上了小郑嫣,想让她见见世面。

  秦宓听完,好生哑然。

  这样的解释,虽在情理之中,却是他意料之外。

  让他心有怏怏,觉得方才的一厢情愿,犹如做了竹篮捞月的笑举一样。

  而郑璞见秦宓兀自沉默,满脸无语之状,便再次躬身作揖,“璞行事孟浪,罔顾世俗法理,不想让世叔误解,是为不当人子!”

  “莫多礼了,坐。”

  秦宓挥了挥手,见郑璞满脸歉意,自己却是先笑了,“是老夫浸淫世故久了,见事皆做汲汲营营之思。不过,老夫想为你寻一门姻亲,却不是随口之说。衡之兄早故,子瑾你也即将及冠,亦到了成家之时。”

  “多谢世叔顾念。”

  刚入座的郑璞,拱手露齿而笑,“只是璞现今身无所长,亦无成家之念。以后若是有此心,定厚颜来求世叔出面,届时还望世叔莫推辞。”

  “哈哈哈”

  秦宓闻言,不由大笑。

  还抬起手,佯怒指着郑璞责骂,“衡之兄素来不苟言笑,却不知如何教出了你这诙啁竖子!”

  好一阵,他才止住笑意,露出严肃的神情。

  “既然你自有主意,此事便做罢。嗯,我近日在公廨中,闻小吏嚼舌,说丞相有意征辟你为州劝学从事,治蒙学,你意如何?”

  对此,郑璞不做思虑,便做出了答复,“回世叔,璞不应辟命。”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