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8章 无征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黎庶生养后代,无有缴不起赋的顾虑。

  自然,如今若是强制将豪族田亩丈量,恐会引发巴蜀之地的动荡不安。而郑璞的本意,乃是试着在汉中郡以及武都郡推行。

  此些地方的人口,早就被逆魏所迁徙而走。

  土地空闲比比皆是,新迁徙落户的黎庶,皆是官府统一画田而定,并不存在侵害豪族利益之说。只要推行此策,且向巴蜀黎庶承诺迁居汉中可授田,便会有无数贫无立锥之地的黎庶,或充当豪强大户的徒附,抑或者是苦于赋税而逃亡山野的隐户,皆会蜂拥而来。

  毕竟,黎庶者,所图不过温饱苟活。

  能有自属田亩耕耘养家小,而不附于他人,亦不苦于赋税,孰人会拒绝?

  如此一来,便可让汉中郡的人口迅速丰盈,成为日后陇右征战的粮秣之地。

  不过,“摊丁入亩”之法,乃是长久之计。

  男十五方成丁,非二十年之功,无法见到人口滋长的盛况。

  是故,郑璞的短期见效之策,乃是其二:引民。

  南中各郡,地处偏远之地,大汉历来对各部落首领推行“羁縻”政策,来维护地方安稳。

  仅是让各部落定期上贡物品,无有征收赋税。

  亦会某种程度上,催生贵胄世袭、贫者累世为奴仆的状况。

  且部落之间,常有互攻兼并之事。

  而郑璞谏言朝廷设“抚民使”,遣去南中各郡长期驻扎,招揽那些战败的部落抑或不想再为“人下人”的蛮獠,迁徙来汉中或蜀地落户。

  且,以如今“茶马古道”已然再通行,郑璞亦谏言朝廷私下组建“国商”,携带蜀锦等贸易之物,去与永昌郡西南部不服王化的土蛮头人交涉,换取土人男女奴仆而归。

  不管是充当盐井铁矿的劳力,还是编入户籍为国耕耘粮秣,皆可裨益一时。

  自然,对于西北境外的白马羌,亦然让原先的白马氐王杨霁,尝试着去沟通无有“内附”的可能。

  然,非是杨霁大父杨腾那般召胡入内,聚众而居,养虎为患。

  乃是效仿对武都氐王符章之策,封首领显赫官职,让其直系血脉封侯得世代享富贵,而将其部众打散入各郡县安置。

  或征为兵卒,或让其务农桑,为国裨益。

  一番口感舌燥,郑璞叙罢,便再度拱手,说道,“丞相,诸君,此乃我所思的‘益州固本’之策。如有细节不叙全之疏忽,还请不吝明我。”

  “嗯,子瑾为国裨益之心,可嘉!”

  高居主位的丞相诸葛亮,笑颜潺潺,先是赞赏了郑璞的用心,方目视与席众人而谓之,“子瑾之谋,已然明示之。诸君若有疑虑,抑或觉得其中不妥之处,尽言之。今乃为国定策,不必顾及其他,乃各抒己见,取求同存异耳!”

  “诺!”

  众人得言,皆朗声而应。

  而群下官职最高,且履历最重的向朗,向着郑璞微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