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章 赴宴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难免心意难平。

  因为秦宓的宽慰,说得很明白:身为元从系的刘琰,如今借题发挥大肆抨击他,是出于当年他先父郑度不仕先主刘备之故。以抨击不愿出仕的益州士人,来彰显自己对蜀汉的忠贞,借此邀宠于天子!

  生而为人,岂能贬他人以谄己!

  实在可恨!

  郑璞在羞恼之时,亦让心中蒙上些许阴郁。

  在家国天下的世理中,有些事情,不会因父辈过世而尘埃落定。

  比如个别元从系,依旧会将郑璞划分为不愿效力于先主刘备、不愿拥护蜀汉朝廷权威的不臣者。

  而且,这半个月里,他的心志有些消沉。

  因为他冀望能被丞相府征辟的事,犹如一潭死水般波澜不惊。

  虽秦宓私下隐晦表示,已将他有筹画之能透口风于丞相府,但相府那边却是半点音讯都没反馈。

  或许,是我太异想天开了吧。

  竟想以未及弱冠的年纪,一介布衣的身份得登丞相府。

  心灰意冷之下,他亦有了想做辞别秦宓,归去什邡桑园的打算。

  随来成都的小郑嫣,在历经初时的新奇和数日游走闲逛后,已生乏趣,反倒拘束于此间礼节繁琐来。亦念想起久别阿母的音容,开始期盼着归期。

  唉

  不如归去。

  徒留此等候,亦于事无补。

  然而,在归去之前,郑璞还决定先去赴一场宴。

  那是蜀郡成都人张表,遣家中管事来秦府,给他投了爵里刺。

  张表,字伯达,有威仪风观,年少便扬名巴蜀,乃故益州别驾从事张松之子。

  因其父内通先主刘备取蜀,事未协便被刘璋所诛,是故先主定蜀后,被厚待之,未及弱冠便征为郎。

  今丞相诸葛亮主政,又辟他为州府议曹从事,甚器之。

  不过,这些并不是郑璞决定赴约的缘由。

  而是张表在爵里刺的下方,还附上了几行蝇头小字。

  曰:“表与郪县王文孚乃知交,少时尝同游州郡,好论计人物。文孚亦言及子瑾事迹,表心有慕之,常恨不得见耳!今表得闻子瑾往来成都,不胜欢欣,设宴家中,扫榻以待,祈屈尊来赴。”

  郪县王文孚,乃王祐。

  乃故荆州议曹从事王甫之子,亦是郑家的姻亲。

  当年郑度的结发妻、长子郑彦的生母,就是王甫之姊。虽然郑度后来再续弦,但两家关系一直都很亲近。远的不说,郑璞在桑园读的兵书里,就有一些是托兄长郑彦出面,从郪县王家抄录回来的。

  嗯,郪县王家乃蜀中望族,门第比什邡郑家更高。

  现今,张表既然在请帖里提及了王祐,郑璞于情于理,都不好推辞不去。

  尤其是,王甫已战死于夷陵之战,王祐如今在守丧中;郑璞若是借故推辞了,怕是会让张表心生误解,觉得什邡郑家与郪县王家的情谊或已不近。

  唉,人情世故。

  有时候,活于世,确是不由己。

  按着拜帖上约定之期,郑璞先知会秦家,又叮嘱幼妹莫调皮妄动后,便让扈从驾着那辆逼仄的鹿车,两手空空往张府而来。

  就连秦家子侄好心备下礼物,让他携去,他都固拒之。

  张伯达既称慕我久矣,我又何需携礼?

  反添俗气!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