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5章 薪火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营寨前时,大喜过望的张翼早就督兵将魏军归城的道路彻底堵死了。

  故而,出城的六千魏军无一得归。

  伴着魏平战死,余者皆伏地请降,侥幸逃离汉军营寨的士卒亦被张翼部所执。

  待天明后清点战场,魏军临阵战没者两千有余,大部分乃中伏后夺路而逃时相互推攮踩踏而死。

  且当汉军将所有俘虏押至枝阳城前,再度宣称招降之言时,群龙无首的魏军仅用了一刻钟的时间便打开了城门。金城县与四望峡的守备士卒更不必说,得悉消息当即便偃旗弃戈出城伏地稽首。

  至此,金城郡再度归大汉所有。

  魏延入城仅休整了三日,便留太守张翼驻守城池、抚慰黎庶,且分出宗预、糜威与庞宏三部,合兵八千人往武威姑臧县听令郑璞调度,随后便亲自将魏平搜刮的酒水与牛羊以及所有俘虏从桑园峡归陇右冀县。

  陇右虽然将关中与金城隔开,但无法隔绝所有魏国的细作。

  令居之战、金城易主的消息终究会被魏国刺探到。

  届时,魏国不管是出于不欲大汉顺利收复河西走廊的目的,还是为了维护庙堂威仪与安抚军心,关中主力必然做出救援凉州的举动。毕竟,任何世家豪族与军士及黎庶,都不会拥护一个作视疆域失去而见死不救的朝廷。

  至于出兵救援了,能否夺回凉州倒不需要思虑太多。

  救与不救,是庙堂的态度;而救援功成与否,乃军争胜负的时也命也。

  魏延归兵陇右的缘由之一,就是为了防备魏国即将来扰的绸缪。身为军中大将,有些常识无需劳烦丞相遣使来召,便且先自为之罢。

  另一,则是他不屑于去河西。

  虽然是被丞相表请为进军凉州的督将,但在他心中,凉州唯一值得他临阵督战之处,便是蜷缩了两万士卒的金城郡。其余如河西走廊各郡,不过一群乌合之众、插标卖首的土鸡瓦犬罢了!

  何须他自降身份亲自督战?

  他已然官至前将军,且此番已有了以两千士卒迷惑逆魏两万大军不敢出城的壮举,再亲自赶去河西走廊,恐被他人谑笑与小辈争功。

  对,争功!

  自丞相诸葛亮私下授意他将虎符暂且转于郑璞那时开始,他就明了丞相隐隐有以凉州之战当成为国历练将率之举了。

  再者,大汉北伐数年方有据陇右、光复凉州在即之功。

  而旧日大汉疆域之大,何止陇右与凉州?

  更莫说如今逆魏屯集在关中的兵力有十数万,比大汉兵力更众,哪怕屡战屡胜,以大汉的财力物力亦非三五载可灭之。

  或许,他与丞相这辈人若能目睹汉旌入主关中、还于旧都便是先帝庇护了。

  兴复汉室、克复中原之志,终究有一日要落在小辈的肩膀上。趁早让他们历练成才,令大汉得以薪火相传,就是他们这辈人报效先帝知遇之恩最好的方式。

  这也是他让宗预、糜威与庞宏领军去河西的考虑。

  至于为何将关兴部带回来了嘛

  令居之战关兴部斩获最多,必然以首功论,总要让其他人也沾些功勋。他既身为督帅,便尽量避免厚此薄彼的怨言滋生。

  事实上,魏延此番调度十分合理。

  尤其对在河西的郑璞等人而言,乃雪中送炭。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