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6章 驱民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帝末期天下失纲以来,每一支有赫赫威名的骑兵,都有其本性。

  如昔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乃是以慷慨豪烈著称,纵使一人一骑亦敢对千军万马发起冲锋。

  如昔幽州的乌桓突骑,乃是与昔并州吕布之骑战术类同,习性如狼般狡猾,常常能寻到敌军的薄弱之处一锤定音。

  而魏国“集天下骁锐、或以百人将补之”的虎豹骑,令世人感慨的不只是他们的无往不利的战绩,更是他们的“贵重”!

  就是费钱!

  坐骑饲养、骑卒的军械与甲胄等皆是甄选最精良者。

  曾有魏国奚官在饲养战马时,如此感慨:“即使虎豹骑坐骑的一根鬃毛飘落地上,亦能发出五铢钱的悦耳之音。”

  至于西凉铁骑嘛

  聚拢在董卓麾下之人,胡虏居多,名声乃是残暴。

  他们被董卓倚为立身之本,故而多被纵容。军纪废弛糜烂,常有肆意破黎庶家宅掳掠淫侵之举,更不乏杀良冒功之事,暴行令人发指。

  而在汇聚马腾麾下的西凉铁骑,名声相对好一些。

  盖因家境落魄至斫木为生的马腾,为人性情贤厚,颇有仁义,故而常约束将士不得凌掠黎庶百姓。但他终究曾从叛为贼,麾下将士的匪气自是不可免的。

  对,西凉铁骑的本性就是匪气。

  所谓的擅长千里奔袭、就食于敌

  其实就是不禁止将士劫掠敌境,将那些聚居在城外村落黎庶的口粮抢来当军粮;如遇反抗者,哪怕是手无寸铁的老弱他们亦不吝挥刀而向。

  这点,在随着马超入汉后便被压制了。

  不管是先帝刘备时期还是丞相开府治事,都严法治军,令军士不敢虏略。军过之处,鸡犬菜茹,一无所犯,堪称“不丧匕鬯”。

  但郑璞今日,竟是让西凉铁骑入了魏蜀各县后,不必再忌讳劫掠之事了

  如此,焉能不令听闻之人诧异?

  领了将令的徐质,再督促骑卒整理行囊军械以及检查备用马匹等事时,就一直不停的偷瞄着同样领命的张特。

  好几次想去说些宽慰的话语,但心中念头方起又按捺了下去。

  生长于郡县失纲的河西边陲之地,见惯了横征暴敛的官府与马贼横行的事情,让他对郑璞的将令没有什么置喙之处。

  在他心中,觉得生逢乱世之中,惨遭刀兵战火牵连乃是命数。

  没有什么可怨恨的。

  如果非要寻一个对象去怨恨,那就怪这个仁义陵迟,圣道渐坏的世道罢。

  但他也知道,张特或会对郑璞的将令有所微词。

  无他,彼昔日不避艰辛、千里迢迢从幽州入巴蜀投奔大汉,所为何也?

  不就是因为逆魏引鲜卑入塞荼毒汉家黎庶,故而慕大汉之仁义吗?现今郑璞作如此命令,自是与他心中所秉持的信义不谙的,有所微词亦是难免。

  只不过,徐质虽年长,但也不知怎么去劝说。

  毕竟,每个人心中对世间事物都有自己的衡量标准,很难因为他人的劝说而更改。

  抑或者说,能不能更改,是个人愿不愿意改。

  “子重兄乃是忧我心有不平乎?”

  不料,被他瞥了好几次的张特,竟有些不耐的先出声,“若是如此,兄大可不必。我知将军将令之意,乃是欲行‘驱民’之策也!”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