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3章 都护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觉中已然是初冬十月,郑璞也作别家小,踏上了归蜀地的路途。

  其实,他的休沐时间已经很长了。

  诸如关兴、句扶、柳隐以及傅佥等人,早在十余日前便带着甘愿为大汉操刀矛的魏军俘虏归去了蜀地。

  只不过是因为关兴等人需要操练士卒,而他不需要而已。

  是的,归去蜀地的将率,丞相皆上表调整了官职。

  如关兴领了镇东将军,句扶领征吴护军,柳隐则是继任了姜维复为征西将军而卸任的荡寇将军职,就连傅佥都被转为讨吴将军了。

  从这些官职当中,不难看出大汉与江东彻底化玉帛为干戈。

  而先前为镇西将军的郑璞,则是转为都护将军(系光武刘秀所置)。

  此并非多如牛毛般的杂号将军职。

  而是类似于昔日先帝托孤时,授予李严的中都护,职权如大都督。

  但与李严先前总领内外诸军事不同,此番郑璞的职权乃是专征讨之任,总领从永安兵出伐吴诸军事。

  这是卫将军陈到上表让贤的结果。

  当时,丞相修表成都庙堂陈将伐吴之事,乃是打算以郑璞为护军、让陈到来主永安这一路兵事。

  但陈到得闻后,便作书于天子推辞了。

  他虽然资历很老,且以忠勇闻名,但先前征伐的时候他乃是先帝的亲兵统领,督白毦兵护卫先帝周全。如今扼守一处关隘与守御国门,才能倒是绰绰有余;但督领大军出征,不管是筹画部署还是临阵决机,皆非他所擅长。

  故而,他便以“年迈难为决机之事、不敢误国家之功”为由,声称自身继续留在永安为大军做后督,让成都庙堂与丞相另择主将。

  如此,丞相安排给他作副职的郑璞,自然便成为了主将。

  另一个缘由,乃是镇守在巴郡江州的前将军邓芝,丞相将他调归来成都镇守京畿,为南中与永安两路大军做后援了。

  没办法,李严于去岁病故。

  就连原先镇守京畿的马岱,都在高平城未被大汉夺下便病故了。

  在战事将启之时,庙堂之中必然要留一熟悉行伍的重臣,根据季节不同或地域不同为大军提前筹备辎重,而不是坐等前线督将遣人归来讨要、耽误军机。

  至于,为何没有以接替马岱戍守京畿内外的州泰来担此责嘛

  他的官职与身份尚不够。

  且此番他同样归郑璞节制,将督兵参与伐吴。

  盖因丞相觉得,以他最早乃是魏将的身份,会更容易令那些魏军俘虏归心,亦能更容易将之如臂使指。

  值得一提的,是入汉无有多久的石苞,亦会参与到战事中。

  不是参与永安这一路,而是从南中入交州。

  镇南大将军、庲降都督马忠在得到朝廷诏令后,厉兵秣马之余还表请他为参军。

  盖因先前他入汉后,丞相听从了郑璞的建议,将他转归成都任益州从事之职;三年有余,官声绝佳、才能未尽,故转迁为牂牁太守。

  到任以来,促农桑兴文教,公允处理蛮夷部落诸事,颇得士庶欢心。

  马忠最早便是领牂牁太守职入南中,知道能得蛮夷部落欢心之人绝非庸才,是故对他颇为赏识。正值朝廷将用兵之际,便打算让他督牂牁应募之兵随征。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