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1章 出夔门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个举措,令正勒令将士迎战的步骘当即愕然。

  虽然汉军善于翻山越岭,然而行军打仗是要从后方源源不断供给粮秣辎重的,彼等入了大巴山怎么获得补给呢?

  且想从大巴山袭击临沮县,抑或转入荆山袭击编县与北上袭襄阳亦不可能奏效啊!

  先不说这些地方因为数十年的战事早就残破不堪,江东在接手后同样坚壁清野,做好迎战的准备了!

  哪还会囤积粮秣辎重给汉军掠夺呢?

  他心中弗能解。

  但待他将军情传递给江陵城后,令陆逊直接改变了行军路线。

  原本,同样厉兵秣马的陆逊都亲自引着五千士卒在前、令部将督领大军与转运粮秣辎重在后,火速赶来夷陵了。

  但甫一听罢信使的禀报,当即下令全军北上编县。

  且还派遣信使赶赴武昌宫,请坐镇后方的孙权让水师即刻将粮秣辎重转去襄阳城。

  是的,此时他已然大致猜到汉军的意图了。

  汉军并没有在大江两岸与吴国争锋的打算,而是意图攻占东三郡与襄阳城。

  事实上正是如此。

  丞相在去岁制定伐吴计划的时候,就没有过兵入荆南或袭击江陵城的打算。

  无他,胜算几无。

  第一个缘由,自然恐会重蹈夷陵之战的覆辙。

  先前的夷陵之战,先帝刘备与陆逊的兵马大致相当,但源于地域因素,先帝还别遣黄权督兵在北岸布防,护住峡口为大军保障归路。

  就是造化弄人。

  那时先帝这一路兵马先败了,反而令黄权部被断了归路。

  此亦是促使先帝说出“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这句话的最大缘由。

  如今,郑璞与关兴从夔门出,兵力上是逊于江东的;即使攻破了步骘部、夺了峡口,亦无法在继续顺流下夷陵时,有足够兵力护住归路。

  再者,如今的荆南亦非当时了。

  夷陵之战时,荆南各郡不乏思慕先帝恩义而起兵响应者。

  如先帝就遣了马良入武陵郡招纳五溪蛮夷,作为协攻荆南的另一路兵马。

  但现今荆南都归江东许多年了,亦已然自发起兵叛乱许多次了,早就没有了响应汉军的实力。

  另一缘由,乃是江东水师精锐。

  大汉这些年一直致力于北伐,几无余力组建水军与打造战船,亦无法在大江之上与江东争锋,没必要以己之短击彼之长。

  最后,乃是战略的主次之分。

  还于旧都、复关中才是大汉的当务之急!

  此番伐吴不止于平复朝野上下的忿怒,更是为了日后复关中的汉魏战事中,不欲江东参合而先行将之重创罢了。

  且占据了东三郡,日后魏国就要重兵扼守子午谷与武关以及南阳宛城了!

  算是迫其分兵罢。

  如此,郑璞与关兴驱兵入大巴山就很好理解了。

  无非是为了先一步抢占编县,将东三郡出荆州的巴山北道终点占据,遏制江东驰援东三郡的援军,让丞相部顺利将上庸城攻下。

  而郑璞等人入大巴山再转去荆山,如何补给粮秣以及确保赶在吴军之前占据编县嘛

  陆逊心中有答案。

  乃荆蛮。

  ——

  【注1:三国末期(公元260年),吴国在此道路上设置了兴山县扼守。】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