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7章 悲歌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愿为性命相依袍泽的生分。

  含笑执礼谢过,郑璞略作思绪,盯着那决死的叛军将率尸身被挪走,才眉微蹙,对陈式轻轻谓之,“不知将军追击临行时,马太守可还有嘱言否?”

  “未有。”

  见郑璞眉目有忧思,陈式亦然收起笑容,言道:“临行时,马太守声称临阵决机,我皆可自专之。”话落,又微微扬眉,试言道,“子瑾之意,乃是见贼子朱褒麾下,皆有敢死之心。是故,便担忧牂牁郡南部,难以传首而安邪?”

  的确,陈式此言,堪称一矢中的。

  于朱褒授首、叛军大败之下,此处尚有那么多将率无畏殉死。

  以此推论,牂牁南部诸县,亦然不乏决死之辈。

  且,若人人皆死战的后果,并非是最坏的结局。

  郑璞最心忧的,乃是怕那些效死朱褒之人,引部众弃城池遁入山林,依托山泽险地形成难以剿灭的流寇,让牂牁郡从此烽火连绵,不得安宁。

  让朝廷既使讨伐胜了,亦难以抚之。

  如此结果,绝非马忠以及丞相诸葛亮所期。

  “将军此言,让我心中所思,无所遁形。”

  轻轻颔首,郑璞含笑恭维了句,又作肃容,拱手而拜,“将军,若能夺叛军辎重及粮秣,足以让我军南下句町县,还请将军助我一臂之力!”

  恩,句扶所领的板楯蛮,在那山道石木清空之际,已然追击而去。

  陈式身为军中宿将,自然亦不会放过,追击夺敌军辎重粮秣的机会,也早下令让麾下一部兵马疾行同去。

  而郑璞想率领本部南下句町县,亦很好理解。

  不外乎,是想将朱褒先遣南下的另一支嫡系,困在城池内,让其不得遁入山林的机会。

  然而,他的兵力太少了。

  若想成行,只能求助陈式增些兵力与之。

  至于为何不是陈式亲自南去,乃是此处打扫战场所获、掩埋敌我士卒尸身以免引发瘟疫,以及押解俘虏等战后事务,都离不开他。

  不过,郑璞此举,亦有些瓜田李下之嫌:求陈式分兵,前去夺功

  然,陈式却是无恼意。

  相反,他当即扶起郑璞,慨然出声,“同是为国讨贼,子瑾何必言请邪!若辎重粮秣充足,我分兵马,以益子瑾兵,让子瑾先行!”

  话落,顿了顿,又露齿而笑,“子瑾此去,无须忧后路。马太守今在毋敛县抚民,我令人急报之,半月之内,必然有兵马南下为后援。”

  于追击中,陈式每日都遣人,与马忠互通消息。

  亦得知,马忠已然安抚了鄨县、夜郎及且兰诸县,正率军驻扎在毋敛,以防朱褒折道东往,遁去荆州。

  郑璞闻言,大喜过望,连连称谢,“多谢将军!”

  正如陈式所言,马忠得报朱褒授首后,并没有责怪陈式与郑璞的自作主张。

  而是对二人,没有拘泥规矩纵失战机,赞赏有加!

  便急遣千余兵卒前来归陈式调度,让其率军南下,传朱褒之首收复其余各县;自身则是督粮秣辎重,缓缓往句町县支援郑璞而去。

  路途无话。

  疾行十数日,领了一千兵卒的郑璞,于仲夏五月赶到了句町城。

  让原本从溃兵归来得知朱褒已亡后,为去或留、战或降而争论不休的叛军,人心浮动。

  如今的句町城内,叛军分为三部势力。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