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424章 怛罗斯和约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宰相们在外面谈起西域后续的安排,不外乎是趁势把西突厥诸部彻底的扫平,不再给他们反复的机会。

  对于西突厥诸部的安置,有几种声音,有以东突厥故例处置的,也有认为当按对辽东高句丽人之法处置等,但不管哪种,都不会客气。

  这又涉及到一个问题,这可能会让西突厥人反抗较猛烈,西域的围剿战事可能要持续好几年,甚至打个十年也是有可能的,会是一大笔财政开支。

  再一个,如果到时成功的剿灭西突厥人,甚至将他们尽皆内迁,或者直接将大部份卖为奴隶,剩下部份打散南迁安置,那么西域尤其是天山以北之地,总不能就这样空着吧。

  大唐现在也仅是在碎叶、伊丽河谷屯兵移民,数量也不多,而且其它许多地方,都不适合农耕,只适合放牧,大唐若不能迅速填补这些空地,那么早晚会让其它游牧部族给占据的,到时又是麻烦。

  但移民的话,一来现在中原也没多少民可移了,二来天山以北大多数地区,不适合农耕只适合放牧,这都是大问题。

  “臣建议,不如将昆仑葱岭以及河中地区都拿出来做为封地,封赏给守边将士,赏赐给功勋臣子,让他们世代镇守经营,既能充实边地蛮荒,也能为国守边,还能节省大量移民开支,减少驻防军费等。”

  说话的是刚从西域回来的裴行俭,这次他走过西域不少地方,确实是地广人稀,而且许多地方条件很差。

  条件好的伊丽河谷、碎叶河谷和大宛盆地这些地方,由大唐直接驻兵镇守,当然能自给自足,甚至还能形成大镇,可其它许多广阔的地区,条件就差的多了。

  尤其是葱岭、昆仑这片地区,更是苦寒偏僻,但军事上又很重要,可如果派兵驻守,估计就是个巨大的吞金窟窿,年年得往里面大把扔钱,永远填不满。

  甚至光靠驻军,也无法长久解决控制的问题。

  总得有人,还得是汉人才行。

  但那种条件,谁愿意去移民?

  裴行俭觉得,这个时候朝廷不如再开分封之法,把西域那数千里之地,拿出大部份来划分为封地,吸引汉人过去移民。

  同时也授封给功臣将士们,让他们也自己招募人手购买奴隶等过去开发经营,为朝廷守边。

  自贞观年开启了分封之法以来,几十年来对于朝廷拓边和守疆还是发挥了很积极作用的,尤其是如辽东、朝鲜之地,那里是最先搞移民换种计划的,也是最缺移民的地方。

  朝廷搞了二十多年,年年往那边招募移民,年年往那边分封采邑,到现在,在那边出生的新一代,有的都已经成年了,对于稳固辽东朝鲜,确实起到非常不错的效果。

  同样的分封也还出现在西南夷地,对通海、洱海、银生、永昌、西昌等这些地方,都采用了分封和移民,也起到了不错作用。

  秦太后对于分封之制倒不陌生,毕竟秦家就是最早得世封的,而且也是把世封经营的最好的。

  不过西域那些地方,条件那么恶劣,远胜辽东、朝鲜、渤海,比通海、永昌、西昌等地也差的多,真有人愿意去吗?

  太后不懂就问。

  “回天后,臣以为西域虽然条件恶劣,但可以多授封地,增加实惠便是。”

  只要方向对了,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早晚能看到成效的。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