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三十一章 丫鬟的野望_平凡的明穿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代开国帝王一样,赐死圈禁什么的毫不手软。

  现如今随着朝中重臣武将被一一诛杀,也越发的凸显朱棣等几位手握重权的亲王地位,朱元璋靠儿子们去节制边镇诸将,对内依靠的是文臣和驸马,对外视朱棣等几个儿子为长城。却不知最疼爱的皇孙朱允炆,早就开始把亲叔叔们当成了眼中钉。

  朱棣虽说有继承皇位的野心,而此时肯定是不敢有任何谋反之意的,毕竟以区区北平一隅之地,焉敢和拥有整个天下的侄儿对抗?徐灏猜不透为何朱允炆会一上台就马上急着削藩,如果等坐稳了皇位之后,采取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感觉不难把朱棣长期困在北方。

  等时间久了坐稳皇位,一切准备就绪,一纸诏书即能兵不血刃的把朱棣一家请到京城,然后厚赐金银,选个封地让其颐养天年,如此不是皆大欢喜?

  纵观整个靖难之役,除了朱棣确实是雄才大略和精通兵法之外,其余诸王几乎都是些庸才,根本没必要去担心诸王敢起兵造反,难道朱允炆就看不出来嘛?

  看来朱允炆还是太年轻太心急了,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几个文人绑一块自以为遍览史书,为了防止汉朝的八王之乱重现,就急冲冲的去削藩,没想到真的一手造成靖难之役。

  而不问是非就逼死了亲叔叔和圈禁了大批皇族,多位皇族更是直接被贬为庶民,能不使得天下官员和百姓为之心寒?值此天下初安人心思定的时候,因有朱元璋的教诲和监督,诸王的表现大多堪称可圈可点,没什么劣迹,因此谁会认为此举是为了江山社稷?在老百姓看来,不过是为了巩固皇权,排除异己而已,何况那时太祖皇帝尸骨未寒。

  徐灏就这么一边静静听着王宁和打扮如同寻常妇人的临安公主叙旧,一边想着自己的事情。

  想起死去的蓝玉,徐灏就更想不明白了,蓝玉之死最大的受益者其实并不是朱棣而是朱允炆。别看朱允炆管蓝玉叫做舅舅,前文提过,朱允炆的生母乃是太子朱标的继室,他下面的三弟才是嫡出,乃是蓝玉的嫡亲外甥,蓝玉被杀的原因之一,就是曾对朱元璋册立庶长孙而非嫡长孙表示过不满。

  徐灏终于恍然大悟,原来或许是因为身份上的原因,以至于朱允炆为此寝食难安,按照立长不立嫡的原则,可不是上面那些亲叔叔都比他更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吗?

  怪不得呢,如朱允炆这样的文人,最在乎的就是个名分大义,他如果不把诸王都除掉的话,他怕不是觉得自己就不能被称之为正统吧?

  此时临安公主对他柔声道:“多谢你过来探望我,都不是外人,我就称呼你一声侄儿。今后闲着无事时,就过来看看,到时我亲自下厨做些小菜。”

  徐灏闻弦歌而知雅意,赶紧站起来施礼道:“侄儿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