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二章 深不可测的男人_平凡的明穿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极强掌控欲的帝王来说,不能忍受百姓脱离官府自行其是,这从制定各行各业的世袭制度和严格的户引制就可见一斑了。而且华夏九州大地实在太大,人口物资等各方面都不缺乏,加上北方大敌,足以令帝王为治理国事焦头烂额之余,熄了征服海外所谓不毛之地的雄心壮志。

  还有一点是朱元璋以史为鉴,他认为北方游牧民族总是会随着汉家文明的发展而发展,明朝火器就是借鉴的元朝,而元朝还不是从宋朝手里抢过来的?

  海外之地鞭长莫及,自古又不归属华夏,或许朱元璋不想养虎为患,使得大明将来有一天会腹背受敌,也怕汉人迁徙海外造成割据一方,因此以倭寇为借口下令禁海,分别在洪武三年,七年,十四年,二十年,二十四年连番下旨全面海禁,所谓‘寸板不得入海’,受此影响连各国进贡的途径都被堵住了。

  如此短短二十来年,大明百姓对外国人即失去了了解,又因不了解而心生恐惧,以讹传讹的代价,遂使得区区十几个倭寇就能撵的上千农夫官军抱头鼠窜。

  洪武年间倭寇无非就是禁海借口而已,事实上明朝初年哪来的那么多倭寇?而是随着连年禁海官逼民反,大批渔民下海沦为了海盗,朱元璋的禁海之策适得其反。

  刘公岛就有一伙乘坐一首破海船远隔重洋辛辛苦苦而来的浪人,抵达时早已又饥又渴的半死不活,结果被渔民给统统宰了,把衣服扒下来作为吓唬百姓之用。

  此时船员们正在往岛上搬运大明火器,十四门这时代威力最大的洪武铁炮,黑黑圆圆全长一米,前细后粗有一对执耳和三道铁箍,射程大概有半海里左右,建造于山西临汾府平阳卫,尽管在徐灏眼里是那么的傻大憨粗,可你得承认铸造技术已经相当不凡了,世界领先。

  此外还有腕口铳六十八门和竹竿火枪二百支,火攻箭和神机箭各八百支,言而总之可以装备一支标准的大明小型水师,武装各式战船共四十艘左右。

  火器皆是从京城军器局领来的,老朱同志倒是允许各地卫所自行制作火器,奈何得需要技术和人才,就是一句空话而已。再说徐灏哪知道近代火器的构造和原理?何况明目张胆的研制新式火器风险太大,更改一道制造流程都得详细禀报兵部。

  海岛湿度大不易保存火药,徐灏不关心此等难题,自有专业人士去解决。他也无需苦心改良火器,就算以现有条件,大明也足以称雄四海。

  不过徐灏获得了老朱同志允许,已经命平阳卫开始试着铸造铜炮,并提出黑火药是可以改良的,射程也可以大大提高的,炮弹可以是空心的,火铳也是可以更加趁手的,枪膛里面可以螺旋的,至于到底怎么回事,对不住我不知道。

  人人都知道徐灏有动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