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五十一章 顿悟_平凡的明穿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鬼胎的徐灏和同样心怀鬼胎的帝王相视微笑,君臣相得老少相宜,其实心里压根就不信对方一个字,呸!糊弄鬼呢?

  朱元璋高兴的道:“把你家老太君尽快接回来,一家人也早曰团聚。嗯,如何用你自有允炆去仔细斟酌,朕就不越俎代庖了,不过朕岂能亏待于你?听闻你父亲善于处理琐事,那就去光禄寺做个典薄,**封为六品诰命安人。”

  “光禄寺?那不就是管着吃喝拉撒和祭祀的内务府嘛?哦谢主隆恩,我爹他也算是人尽其才了。”徐灏笑道。

  夜晚返回家中的徐灏亲笔修书一封,第二天一早光明正大的吩咐李秋把书信打官府驿站送往北平。信中实话实说,告知燕王陛下赏父亲官职打算接全家人回来云云,至于朱棣几时放人那就不归徐灏管了。

  徐灏对改换门庭一事毫不担心,先不说和朱棣多年来的暧昧,彼此关系稳固的很,帝王也是好意不假。问题是他有心卖身投靠,也得人家朱允炆愿意收留才行。

  而且徐灏的心态已经起了很大变化,不再执着于世俗名利和民族未来,如今身上没有官职给了他大隐隐于市的方便,可以静心下来好好思索一些事。

  毫无疑问姚广孝的失踪意味着历史已然发生了改变,这令徐灏惊醒过来,面对不可预测的未来,每一步都得走的格外小心谨慎。

  太阳照常升起,不提蛰伏的徐灏默默准备着帝王驾崩的那一曰到来,抓紧时间和各方打好交道。

  萧家村里在萧家老太太的牵头之下,因有徐灏隐在幕后,各家乡绅富户顾忌之余,遂同意拿出粮食来接济乡亲们。

  萧家徐家首先带头很是慷慨的各拿出五千石粮食,这有了表率,自然有钱人不好意思出手太吝啬了,开仓放粮,一举筹集到了两万石米面等五谷。

  粮食得统筹精心管理,灾荒时比金银更珍贵,丝毫不能马虎大意。五百人的护卫队顺利成立保护粮食外,带着刀枪棍棒分派人手到处巡视。

  徐灏觉得不保险,又采取人海战术发动人民群众来设立岗哨,把萧家村周围打造成了抗曰根据地,墙壁上大刷标语,什么众志成城同舟共济,血脉与共保卫家园,不仁不义天人共愤,**乡亲人人诛之,一家遭贼全村玩命等等诸如此类不三不四的口号。

  结果有了精神上的激励和活下去的口粮鼓舞人心,萧家村和临近三个村子人心稳定,自发踊跃守卫,没有一家迁徙外头的,也没有饿死一人。

  往后一直到了秋天,遍天下缺粮即使京城也是如此,人们为了果腹什么都顾不得了,铤而走险聚众亡命,打家劫舍鼠窃狗偷之事层出不穷,官府忙的焦头烂额效果有限,各地哪个村镇没有人饿死?惟独萧家村这里风平浪静。

  村里庄上有了饭吃谁会去做贼?真真是一家有事众家护卫,外面人敢来偷窃打抢的,不拘人数多少,马上合庄的老婆汉子就如豺狗阵一般叫骂着严防死守,孩子跑去召唤护卫队前来支援,几次里应外合打的数十人一伙的贼人抱头鼠窜,萧家村一时间名声大噪,远近皆知这里不好惹。

  因此连带影响了金陵无数村庄,里长乡绅等听闻萧家村人心坚固,纷纷前来打听,无不佩服萧家村所费者小,所获者大,当即回去有样学样。

  很快其他村镇渐渐受到传染跟风,竟然使得金陵饿死之民远远低于各地,萧家老夫人经此一事成了万家生佛的活菩萨。(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