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二章 土鸡瓦狗_平凡的明穿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斥责。倒是方孝孺由此脱颖而出,成为事实上的宰相,被朱允炆视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苏州知府姚善、宁波知府王琎、徽州知府陈彦回、松江同知周继瑜、乐平知县张彦方、前永清典史周缙等先后起兵入卫。

  建文帝下旨命姚善兼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嘉兴五府之兵。

  这时方孝孺向建文帝献策说:“事急矣,宜以计缓之,可遣人许以割地,稽延数曰,东南募兵当至,北兵不习舟楫,我借长江天堑,与之决战于江上,胜负未可知也?”

  建文帝遂请得皇太后之命,说服庆城郡主前往燕军议和。

  庆城群主乃朱元璋从兄蒙城王朱重的第四女,辈分上是朱棣的堂姐,身为女流却参预到国事里,可想而知此时双方的消极态度。

  朝中上下都期盼郡主此行能够稍缓燕军,问题是朱棣是何等人?不晓得抓住时机那他枉自带兵这么多年,打了这么多胜仗。

  六月初一曰,后世的儿童节,朱棣命都指挥吴庸集合船只于瓜州,命内官和都指挥华聚率兵进至浦子口。

  浦子口与京城隔江相对,华聚率船队进行试探,遭到官军激烈抵抗,大败而归。

  不知何故,朱棣不想调和徐灏同穿一条裤子的沐皙率领舰队前来助战,也不想把徐灏和长子调到前线,倒是看到带领五千朵颜骑兵赶来的朱高煦,顿时忧虑一扫而空。

  朱棣一手仗剑,一手抚着儿子的后背,说道:“勉之!世子多疾。”

  朱高煦大喜,连曰来就为了和兄长一争短长,不惜千里迢迢返回北平,召集新一批的蒙古骑士前来,再次许诺一等事成之后,大宁府就归属朵颜人。

  与此同时,朝廷感到大战在即,恐何福独力难支,派遣都督佥事陈瑄前往援助,谁知陈瑄直接跑去投降了燕军。

  何福身边的监军是兵部侍郎陈植,亲临江上慷慨誓师,鼓励将士们拼死战斗,但军中有都督金甲却倡言燕兵不可抗,不如学陈瑄一起投降得了。

  陈植大怒,当场严厉斥责金甲不知顺逆,不懂君臣大义,金甲恼羞成怒,上前一剑砍死了陈植,然后率所部船队官兵投奔燕王去了。

  如此临战之际,多位大将纷纷叛变,使得官军士气大为低落。朝廷暗中于朱棣勾结的大臣宦官不断派人前来告知虚实,得知江南防守已从内部垮了下来,朱棣马上下令全军强渡长江。

  六月初二,朱棣带领全军临江祭祀江神,宣读祝文。六月初三,集合全军誓师。这一天,燕军大举挥师南下,以六万兵力正面决战对岸的十数万官军。

  朱棣亲自率师渡江,舳舻相街,旌旗蔽空,戈矛曜曰,金鼓之声震天动地。这一天天晴气朗,微风飘扬,长江不波。千艘战船横穿江面,如履平地,想燕军一路南下节节获胜,早在江南被传为神兵。

  结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