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八章 瀛洲_平凡的明穿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无三丽的特色,三多指石头多、风多、女人多。

  岛上到处都是岩石和洞窟,房屋皆是用石头堆砌的草房;因地处台风带,随时都会遭遇大风侵袭,这也是为何元朝两次东征倭国失败的主因,把朝鲜定为前线基地,结果每次都鬼使神差的遇到了飓风。

  徐灏也不想因此而葬送掉军队,贸贸然的派大军侵扰倭国无疑是愚不可及的行为,是以沐毅留下五千人,满载着两万高丽人返回大连,丝毫不知情的高丽百姓欣然踏上了通往奴隶之路的死亡旅程。

  女人多是瀛洲的一大特色,原住民出海捕鱼动辄遇难身亡,所以人数上女人略多于男人,也因生活艰难,女人必须要出门劳动,使得女人看起来比较多,此外还有可以潜入波涛汹涌的大海里,采摘珍珠和海鲜的海女。

  三无是指生活在贫瘠的岛屿上,艰苦的生存条件让人们养成了邻里互助的美德,几乎无人靠偷窃和乞讨为生。这一点在中原也很普遍,乡下人家外出干活,谁家也无需锁上大门,邻里互助自古即是汉人的传统美德之一。

  原住民自古就不认为自己是高丽人或朝鲜人,中国在西汉到三国曹魏时期统治了瀛洲八百多年,迁居来此的汉人很快和原住民融为一体,带来了先进的耕种技术和文化,倒是岛民向来对渡海而来的高丽人报以敌视的态度,因为一并带来了沉重的赋税和劳役。

  而早先陆续迁徙而来的高丽人,因自春秋战国起,朝鲜半岛也处于三国林立或朝代兴亡的乱局,祖上大多是被迫逃命或被流放过来的亡国臣民,不愿意归顺朝鲜王朝。

  历史上就因为济州岛源远流长的分离主义,李承晚政斧下令军警对济州展开白色恐怖,造成四万多人无辜遇害,岛民从二十八万急剧下降至只有三万人,韩国从此彻底统治了济州岛。

  “罪臣见过大人。”

  数十名岛上官员躬身施礼,领头之人是五十多岁的汉人名叫左亨苏,乃总管府下设最重要的牧马府最高官员。

  徐灏略微点头,信步朝着总管府走去,得到瀛洲最大的意外之财就是免费拥有了数万匹马,汉拿山附近自古就有野马群繁衍生息,元朝一直想对倭国复仇,非常重视这里的马场,是以经过百年来的杂交,既有蒙古马也有朝鲜矮脚马。

  船队忙着运送马匹到辽东,带来了工匠修建军用码头和各种设施,徐灏准备来年全面推行汉话教育,强制岛民成为汉人。

  注视着田间山坡上一片片的黄色油菜花,山上有成片成片的橘树林和视线尽头的汉拿峰,徐灏对这里还算满意。

  即使瀛洲非常贫瘠,可这里能够自给自足生存十万人,油菜花提供了充足的食用油和肥料,特产橘子富含维生素,蜂蜜供应了必需的糖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产品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