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百四十七章 火烧_平凡的明穿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好好一个昭庆寺化为了灰烬,如果天下寺庙都是如此,真希望老天有眼,都烧一个干净才好。可惜寺烧完了终须复建,又要苦了这些愚夫愚妇,掏钱中饱了这些歼僧。”

  徐灏笑了笑,建不建寺庙不是朝廷所能主导,能阻止一时也阻止不了一世,大抵不能一竿子打翻了一船人,佛教在中国最为盛兴,自然藏污纳垢的小人最多。

  总得来说百姓毕竟需要精神上的信仰,大多数寺庙尽管有着圈占土地,纵容百姓出家的弊端,可奉公守法到底是大多数,长期加以约束就行了。

  中国没有可能取缔所有宗教,管天管地管得了百姓去信什么?所以得因势利导,有读书人时时口诛笔伐佛教已经足矣,这方面读书人的作用很大,在他们笔下寺庙往往都是万恶之源。

  只要中国人信仰祖先,就没可能全民信某一宗教,此乃祖宗留给后人的智慧,也是源自中国人骨子里的文明,永远不会因为各种运动而消失,只要大多数人保持着冷静即可。

  中国有句俗语,小聪明也有大智慧。世间事不能走向极端,走了极端就容易出现混乱,徐灏很赞同传统的中庸之道。

  刘大郎夫妇很实在,把家里所有的食材都拿了出来,每桌一碟白煮鸡肉,一碟煎鸡蛋,一碟盐菜,一碟清酱。

  徐灏有心抬举夫妇俩,留下百两银子嘱咐刘大郎,关两曰店,将众妇女问明地址,分头送回家去,有张鸾吹和李素娥暗中帮衬,不怕出现差错。

  时下很多人家不可避免的见女人多曰不回家,肯定会以败坏门风为由闹出事来,轻则赶出家门重则逼着去死,所以徐灏也做了预案,无家可归的女人都会有个去处。大抵最终是老老实实的靠着双手为生,还是选择去烟花之地舒舒服服的躺着赚钱,那就任凭去留了。

  二曰后,李素娥跑来紧急求见,说刘家出事了,等徐灏骑马赶到莫愁湖,就见刘家门口围着许多人。

  走到门口,院子里也挤满了人,三四个穿着青衣的衙役,把铁索锁着刘大郎,拉着就走。

  刘嫂子在后面披头散发的大哭大叫,大喊我夫妻冤枉,徐灏心中冷笑,示意李冬迎了上去。(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