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八十一章 至理_平凡的明穿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跟孙子似的。穿件绸缎衣服都得寻思寻思颜色得不得当呢。

  想当年地多人少朝廷百废待兴,土地最不值钱,朱元璋刚当皇帝,也是一副大土匪头子聚众分赃的豪强做派,在地图上随手一划拉,徐达这块地给你了。所以说实际得到的土地往往远超应得的面积。

  老家的地本身就是一本糊涂账,周围的庄户乡里乡亲的皆是亲戚,你偷一块我占一块的徐家也不在意,按时缴纳租银就行了。

  果然回过味来的朱元璋不乐意了,下旨收回赐田。对此徐家也没什么损失,倒是当地官府有些巴结,只是把徐家的田庄收回,长期无人耕种的芦苇塘小树林盐碱地等啥的都留给了徐家,并且多多少少还是留下了一些田地。

  具体怎么回事徐灏也不清楚,反正清查丈量的时候和既得利益者闹出了不少官司。此后徐家本身不指望老家的产出过日子,念着乡情也不好仔细打理,就这么拖到了今日。

  这时朱巧巧说道:“有地契那就好说了,不愁查不出来,也不愁核不出顷数来;有了顷数,不愁查不出佃户来,佃户一清,哪家应该在我家交租,哪家不在我家交租子,先得统计明白了,便又可顺藤摸瓜的查出那不在我家交租的佃户名下的地租,年年都交到什么人手里。”

  说到这儿,徐家大奶奶面带冷笑,“如果有迷失的,隐瞒的,怎能由着他继续隐瞒迷失!不追究已往,就算是我家的仁义从宽了。”

  沐凝雪也说道:“即或其中有庄头等人盗典出去的,我们有印契在手,无论他卖到了谁家,可以取得回来,最多用银子照价取回,不和他人计较短长,也算是我家的宽厚了。”

  徐灏听到这里暗暗摇头,这哪里还是国公府的少夫人,完全是一副地主婆斤斤计较的泼辣架势,完全和作诗时的绝代佳人判若两人。当然话也说回来,家里事还就得女人去管,类似他这样的大男人,八成也会和老朱同志一样,大手一挥既往不咎,败家子就是这么炼出来的。

  王玄清说道:“就这么办,一来增加了进项,二来又恢复了祖产,一举二得。况且那地又不隔着三五百里,都围着老家的家门口儿,也容易查,只要查的清楚,租子必定比现今多得多。”

  好!又一个地主婆,徐灏品味着嘴里的苦涩,真是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呀。

  朱巧巧说道:“老家的规矩为何和外省不同?只知看着地价计算租子,再不想这一亩地有多大的出息。就拿高粱一项讲,除了高粱粒儿外,高粱苗就是苕帚,高粱杆就是秣秸,剥下了皮可以织席作囤;剥下了桔挡儿来,可以插灯笼插匣子;连不起眼的棍子岔子,能当火烧,皆是家家儿用得着的。

  到了乡下,连那叶子也不是没用之物,那一桩不是利息?合在一处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