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章 山城边的小溪家_平凡的明穿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灏就和翠翠不让他起身,两个人跳下船去,徐灏抓着铁环,翠翠指挥着他不熟练的动作,把客人送了过去。

  没人的时候,徐灏把一段木头从高处向水中抛过去,黄狗敏捷的跃下,游水把木头衔回来。翠翠格外喜欢听徐灏给她讲外面世界的故事,总是聚精会神的侧头倾听,神色向往。

  茶堡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同一条长蛇,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盖了码头,湾泊小小的篷船。

  船儿运走了桐油青盐等本地出产的货物,带回来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还有山里人最喜欢的海味。码头一侧渐渐形成了一条河街,房屋大多一半建在陆地,一半立在水面上,全都是吊脚楼。

  春天河水暴涨,河街上的人家,各自用长长的竹梯,一端搭在了屋檐口,另一端搭在了城墙上,人们骂骂咧咧的带了包袱铺盖,拉着媳妇孩子,回来把米缸从梯子上送进城,等水位降下了才能回家。

  若某一年的水势来得特别猛一些,沿河吊脚楼肯定有一些房子会被大水冲走,这时候大家都在城头上呆望,家都没了的人也同样呆望着,似乎对无情的老天爷无话可说。

  涨水时在城上望着骤然变得宽阔的河面,流水浩浩荡荡,水上飘浮着房子、牛羊、大树、锅碗瓢盆等等。若发现顺流飘下来的小舢板上的妇人孩子哭喊着求救,这些没了房子的汉子,便会马上架着船桨出去,飘到下游想办法把舢板用长绳系上,然后合力把人给救上岸。

  湘西带给徐灏的不仅仅是景色如画以及神秘的种种,更多的是人们的质朴和平凡,平凡里蕴藏着最美好的东西。

  两岸多高山,山中有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颜色深翠。翠翠对徐灏说,近水人家喜欢栽种桃树杏树,在永顺这里,春天时凡是有桃花的地方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必定可以去沽酒,湘西没有不喝酒的人。

  城内驻扎着三百家洪武年迁来的军户,二十年来早已融入了本地,除了每天擂鼓吹号,使人知道这里还驻有军队外,官军仿佛并不存在似的。

  明朝军户制逐步走向瓦解是必然的趋势,报名参军保卫家国是一回事,一出生没有选择,当一辈子的大头兵是另一回事,又得种地养家,又得操练打仗,还要上交一份租子,给军官当牛做马,战斗力怎么可能不低下?

  每个国家都得花钱供养军队,所以朝廷担心庞大军费压垮国库的理由根本不成立。

  下午,翠翠带着徐灏进城闲逛。冬日的白天,各家各户的门前皆晾晒着衣服同干菜,藤做成的天然网兜里,装满了栗子榛子等,悬挂在屋檐下。

  外面的男人不太多,妇人们穿了浆洗得很硬的蓝布衣裳,胸前挂有白布扣花围裙,弯着腰一面说话一面做事,小城里一切永远那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