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十九,没理搅三分_王老实的幸福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二马村这里就是整个南新港工业区的核心区。

  两个村里一共有二千多村民,征地补偿一夜之间早就了无数的百万元户。

  人少地多,就算单价便宜,可架不住量变引导质变。

  这还是有人抢在正式规划公布之前下手的缘故,要不然,这些村民更富得没边儿了。

  有钱了是好事儿?

  王老实知道未必。

  就是这个二马村,后来多少家庭破败了,究其原因就是钱多闹得。

  几乎大半个华夏的人都知道他们有钱了,有人是羡慕,但也有人打上了这些钱的主意。

  想要从村民口袋里弄钱,就没正道儿。

  无非就是骗、毒和赌。

  一时间这两个村子里乌烟瘴气的,直到政府下狠心整治,才好了些。

  不过,很多人已经倾家荡产。

  王老实的期望不大,就是小小的吃一口,吃多了也撑得慌,更遭人唾弃。

  来之前王嘉起问,“你要这么多钱干什么?”

  王老实回答,“有多少钱,就有多大的胸襟。”

  老爸笑骂,“你这是狡辩。”

  王老实摇头说,“您看这个社会向前发展的态势,钱正在成为这个社会衡量成功的标准,我无力螳螂挡车,也就只能出淤泥而不染。”

  王嘉起思考了足有三十秒钟,才说,“你这是矛盾,属于没理搅三分。”

  王老实不言语了。

  最后,王区长也没拦着王老实,就说,“一个原则,不能让人戳我脊梁骨。”

  这是底线,王老实从来没想突破。

  .。

  切蛋糕也是门学问。

  过几个月急吼吼的来抢食儿的那帮人中至少有一多半儿要折在这里。

  王老实想起来就叹气,能不能专业点,别给第一代富豪们丢份儿。

  抢地可以,但要搞清楚性质。

  二马村的地是多,但土地性质在没有变为工业用地或者商业用地之前,凭着和村里签的那一纸协议,国家一毛钱都不给你。

  打官司的时候,法院的一个看门大爷就足以给你上堂法律常识课打发你滚蛋。

  就算你有路子和关系能办理,可时间没功夫等你。

  能提前来抢地的人都是有点身份的人,他们都倒霉在时间差上了。

  谁也不知道南新港工业区规格会那么高,收地那么快,补偿款大部分直接打入村民账户。于是都被坑了。

  进了口袋里的钱还能要出来?日本鬼子用刺刀都没做到。

  只有一少部分人侥幸得逞。

  王老实就想做那一小部分运气好的人。

  在当年,全国都在兴起开发区的时候,两个村的老大动心了,他们虽说还是渔民,可没人下海了,村民要生活,孩子要上学,婆娘还得扯上几尺花布,这都要钱。

  地没得种,于是两个村联合起来推动工业小区的建设。

  当时,区里是不答应的,可是两个村的村民要吃饭的问题怎么办?

  好像是市里某个领导打了招呼,区里也有一部分人觉得可以试试,没准也是个出路。

  于是,一个村办的工业小区建成了。

  规划了一千五百亩地,咬着牙全村集资,村民自己甩开膀子干活,愣是做到了三通一平。

  报纸上都说他们创造了奇迹,好一阵的宣传。

  剩下的就是招商了,有几个脑子二的商人会到这个毫无优势的小地方来投资?

  王老实看着一望无际的荒野和那幢孤零零的管委会小楼,真想高歌一曲哥只领先了半步。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