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六百四十四,王母教子_王老实的幸福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碌着把一箱箱蔬菜装进车上。

  好半天,他才在一个办公室里看到一个本村的小伙子,这货正在拿着计算器噼里啪啦的忙活。

  整整一个多小时,货车们终于不见了踪影,仓库里也寂静了下来。

  “四叔,您来啦。”那小子总算瞅清楚了是谁,赶紧跳起来喊人。

  王老实一屁股坐下,看着对方给自己倒热水,问,“这些货往哪儿发?”

  “芒州里。”

  王老实接过水杯,放在自己跟前儿,继续问,“什么时候开始出口的?”

  “嗯,有三年多吧。”

  “就用汽车运?”

  小伙子专业技能不错,啥都明白,“火车太慢,飞机成本高,只能用汽车。”

  “多长时间运到地方?”

  “一般情况下24小时到。”

  “要是不一般呢?”

  “那就说不准了,最长的五十多个小时也说不定。”

  当前华夏的交通状况还不大流畅,物流成本还没有被严格重视起来,事实上,若不是有绿色通道这一说,估计还得更让人胆颤。

  除了车本身出故障,因为各种原因的堵车最让人摸不准儿,真要那样,喊破大天也没办法。

  即使是蔬菜出口,也仅仅是运到口岸,直接在那儿交给老毛子的销售商,人家自行运输,否则华夏的运力根本玩不转。

  综合算起来,蔬菜出口利润率比国内销售低很多,尤其是前苏食品搞的是有机蔬菜,这玩意儿在国内更有价值潜力,到了国外反而不值钱。

  王老实皱着眉问,“出口是谁的主意?”

  小伙子就一库管,顶了天算仓库头儿,王老实问这么高大上的事儿,他真答不上来。

  一看这个大侄子脸憋得发紫,王老实摆摆手说,“算了,回头我自己问他们吧,你歇着吧。”

  这个大侄子没敢留他四叔,恭敬的送王老实出来。

  走了几步,王老实突然回头问,“这菜没卖给鬼子吧?”

  大侄子赶紧说,“鬼子倒是来过,不过咱没卖,反正我没经手过。”

  王老实满意的离开,哼着小曲儿。

  他琢磨着给老毛子卖菜应该是某些特殊需求的结果,不卖也得卖那种。

  至于鬼子,王老实特别讨厌,不是他文青,跟鬼子做生意,虽然鬼子很多时候很规矩,但鬼子就是鬼子,坑人的时候绝对不含糊,还不给你还手的机会,妥妥坑的你不要不要的。

  王老实的意思明确,除非活不下去,坚决不跟鬼子做生意,咱又不是没有买家,犯不着。

  再过一会儿,天就该放亮,王老实背着手,往街上去。

  一些来前苏讨生活的人已经起来忙碌,最早的就是那些卖早餐的。

  前苏严格来说不算一个村,说是个镇子都不过分,外来务工人员比本村人多几倍,也催生了不少人来这儿打拼。

  上次回来,王老实就听说市里在推动城镇化,有意以前苏为中心,建立一个新市镇,而且是模范镇,周围会有好多村子整体并入前苏。

  当时村里老百姓是不乐意的,非常的不乐意。

  包括王老实大哥在内,也不乐意。

  王嘉起跟王老实说起过,他老人家的意思也是拿不准儿,到底是好事儿还是咋地。

  王老实认为这是好事儿,应该举双手赞成,村里担心的是建立这个模范镇会掏空前苏这些年的成果,王老实觉得可笑。

  前苏食品是企业,哪怕你想掺乎,你还得找机会,而前苏富裕的是村民,哪怕村里公共资金再充裕,与建立模范镇庞大投资相比,也毛都不是。

  真正出钱的是财政,前苏只有沾光,哪儿能吃亏,都让几十年前那段子给吓的。

  ...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