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章 暹罗_铁血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扩张,英国的不安在其舆论和政治家的演讲中日益凸显《泰晤士报》说:“英国无论如何不能在印度支那同法国为邻。现在已经是划清不许法国逾越的那个界限的时候了。”同样,为了避免与英国直接对抗於东南亚的利益范围划分中,法国政府曾向英国当局提出暹罗中立化的建议“维持一个强大、独立的、两边都有明确国界的暹罗王国,使大不列颠领土和法国在印度支那半岛的领土之间有一个固定的屏障,而这种协定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它可以防止两国之间不然就有可能发生的那些麻烦。”

  1893年10月,曼谷王朝被迫同法国签订《暹罗条约》,将湄公河东岸的老挝领土划给法国。并向法国赔款300万法郎。此时的法国占据了相对优势同俄国结盟。而英国则因战线过长,兵力分散。需要充足时间巩固已占殖民地而在要求法国适可而止的同时拒绝暹罗需要支援的要求。但是,法国依然没有达到它的全部目的湄公河东岸25公里地带和马德望、暹粒两省作为中立区而双方均不得驻军。并非暹罗军队抵抗的结果,而是国际局势的压力,或者更主要是英国施加的重压。《暹罗条约》的签订,法国虽然得到一定的利益,但是他始终未敢越雷池一步。局限在英国的底线之上。而英国也在实力稍逊之时,满足法国一定的利益要求。未伤暹罗元气的《暹罗条约》是英法两国势力均衡,相互妥协的产物,不至於让真正处於中间包围地带的暹罗落于英法任一国家之手。(1896年1月15日,英法於伦敦签署了一项《关於暹罗王国和其他事项的声明》(又称《伦敦条约》)规定:“湄公河以西属英国的势力范围。以东属法国的势力范围;英法两国有责任维持暹京曼谷所在的湄南河河谷的独立与完整;双方均不得签订足以使第三国能在该地区采取任何行动的任何单独协定”。此条约不难看出,英法两国在地处中间地带的暹罗问题上达成了最终妥协。这不但是国际局势的造作,更是英法两国势力均衡下明争暗斗的产物。对於两个殖民大国来说,暹罗的独立中间国地位是必要的,是符合两国利益的!

  当然,暹罗能够继续保持独*立,除了这些原因之外,还有暹罗王朝的长袖善舞,周旋在英国和法国这两大殖民者中间,保持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并利用英法两国之间的矛盾,保证了暹罗的独*立地位。

  不过,暹罗王朝这也好像是在走钢丝一样,随时都有掉落的可能。一旦掉落下去的话,暹罗就有摔的粉身碎骨的可能。所以,暹罗也一直在寻找第三方的力量,希望能够有效的对英法两国进行制约。毕竟,数学上说的,三角形才是最稳固的。暹罗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