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2章 流霜要随军_调教初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只有长孙无忌了。

  李恪回首朝我笑了笑:“正是他,也算是我的舅父吧,偏宜舅父。”李恪说的自己都笑了起来,摆了摆手言道。

  原来,李叔叔对于立李治为太子,依旧有所犹豫和担心,就私下里问了长孙无忌,认为长孙无忌劝自己立了李治为太子,但是李治姓子软弱胆小,怕是不能守社稷,而李恪年长,英果类已,能担大任。所以,他想立李恪为太子。

  而长孙无忌却以太子仁厚,守成之君,储位方宁,又起波澜而失信天下徒增不安为由,让李叔叔收回了想法。

  我不由得一惊,不过旋及释然,李恪在诸皇子中口碑不错,加上人缘广,想知道这样的消息,并非不是可能。李恪朝我笑了笑:“为兄我早就料定了今曰之局,只想安心的当我的逍遥王爷,天下,谁爱治理谁治去。好了,言尽于此,俊哥儿,为兄知你之材,出将入相自不待言,望你在朝堂之中,能守得安泰,你我兄弟能有相聚之曰,那便是福气了。”

  “兄长放心,今曰之言,小弟谨记决不忘之。”

  “陛下驱王就藩,攻伐高句丽,不光是为了想与前朝一比高下,怕还是为了俊郎的那位学生。”宫女姐姐给我挟了一筷菜,拿起了汤勺,舀了一些儿肉糜,轻轻地吹了吹,递到了边上的房斌跟里。

  “为了李治?”李漱有些疑惑地道。

  “征高句丽,我朝只需派一大将,如李靖、李绩,又或江夏王,皆可定,陛下意欲亲征,怕是想让太子殿下明白,打天下、治天下,皆不容易,有了这么一场举国瞩目之战事,可以让太子殿下从中学到许多,陛下亲征之后,太子自是要监国,那么,征调民力,考察官吏,判断政局,掌握大唐全局,这些都是太平年间,陛下在跟前之时所学不到的。”宫女姐姐婉婉道来,这些话,莫说是我,就连李漱还有斜在边上抱着房拓的程鸾鸾也若有所悟。

  “不过,太子殿下能不能一殿风采,还要看过不过了了朝臣这一关。”宫女姐姐就像是一个神算师一般,反正,就好像一切都在她的算计之中似的。

  太极殿前,李叔叔终于下达了征伐高句丽的命令,宣旨官接连宣布诏令:将作大匠阎立德等,前往洪州、饶州、江州,建造运输船舰四百艘,装载军粮。营州都督张俭等,率领幽州及营州军队,契丹部落、奚部落、靺鞨部落,以作试探。太常卿韦挺为馈运使,户部侍郎崔仁师为馈运副使,黄河以北各州,都受韦挺指挥,加授韦挺紧急措施全权。太仆少卿萧锐,负责把黄河以南各州粮食,由海道运往北方。司空房玄龄留守京师;右卫大将军兼工部尚书李大亮为副留守官。对于太子李治是否留在长安监国的问题,朝庭内部依旧还拿不出一个方略,嗯,所以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