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一章 临时工_重返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怪话挺多,随后还跟着又数落了一句。

  “你还干看着?洪三爷,咱有点眼力价儿行吗?我谢谢您,来帮把手……”

  洪衍武赶紧颠儿颠儿过去了,跟大哥一边儿卸东西,一边作保。

  “哎呦!我的大哥,你就放心吧,有了它,我保证咱家妇女双手都解放,妈和嫂子的手,冬天再也不会有口子了……”

  在把洗衣机箱子一起往屋里抬的过程里,洪衍争又哼了一声。

  “你的话水分太大,我顶多信一半儿……”

  洪衍武则嬉皮笑脸。“这我已经知足了。你以前还一点不信呢……”

  嘿,这哥儿俩就这么穷逗着,洗衣机又进了洪家的家门儿。

  接着拆箱子、安装洗衣机,又弄出屋来接上水试了一把,这就到了下午五点了。边建功先下班回家了。

  他的单位离家挺近,就在距离不过百十米的“盆儿胡同”,那家“利民小吃店”里干后厨。

  要说这个小吃店的性质,其实跟“天兴居”差不多,只做早饭和午饭,但规格却比“天兴居”差了不只一星半点儿。

  因为这里谈不上什么老字号,也实在太小了,整个屋里就三张桌子。

  常年不变样儿,只经营六样儿食品,油饼、油炸鬼儿、糖耳朵、大饼、炒饼和豆粥。全员加在一起才五个人。

  边建功纯属是看街道办的面子勉强安置的。基本没活儿给他干,除了擦桌椅板凳,就只能让他负责上午看炸油饼的锅,中午看熬豆粥的锅。

  想想看吧,边大妈的亲儿子,根儿红苗正的产业工人后代。工作比洪衍武和陈力泉还惨。由此可见,当下就业形势之艰巨。

  果然,边建功一见着洪衍武和陈力泉,先回家里取了两把带着皮鞘和银饰的蒙古刀送给了他们。

  牛哄哄地告诉他们这玩意叫“呼图嘎”。钢火好,刃锋利,都能赶得上“鱼肠剑”了,是特意给他们带回来的。

  跟着就是一通诉苦。开始强烈表达对工作的不满。

  “小武,泉子,说真的。我和苏锦真得感谢你们。因为办什么事,关键时候,还真得拿东西说话啊。自打七五年内蒙的兵团建制一取消,那国家农场的领导可比当年部队干部黑多了。要没有你们在这两个春节,不断送钱送物,我们哥儿俩哪儿能打通这么多关节呢?还且回不来呢……”

  “只不过,我们回来跟全国比也算晚一步了。倒霉么!现在京城等着找工作的人海了去了。像咱们这样老百姓家的孩子,基本就只有两种出路。一个是去当卖苦力的临时工,一个就是到劳动条件差、工资收入低、福利待遇次的街道工厂去干活儿。可就这样还有好多人轮不上呢。一个位置就有十八个人去抢!要不是靠我妈跟街道办的人都能说上话,我和苏锦就连这个临时工还没有呢……”

  “嗨,反正我们这一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