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七章 防微杜渐_重返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转移到杨卫帆的头上来,后果的严重性可就难以想象了。

  二,枪打出头鸟。

  杨卫帆和苏晓明的蹿红速度实在太快了。

  他们俩手握着话筒走上舞台,几首歌唱下来名声大振。毫不费力便被青年们奉为“歌唱家”、“音乐家”。

  这种知名度和受欢迎程度,即使经过“十年寒窗”苦修苦练的传统歌唱家、音乐家们也要相形见绌,望尘莫及。

  那么面对这种形势,那些靠名头吃饭的老头儿老太太们谁还能安之若素?必然会困惑、会愤怒、会咆哮。

  “歌能这样唱,还要艺术院校干什么?几首软绵绵的歌就成名,也太容易了!精神层面的高度呢?艺术形式的阶级性呢?这样下去,还有是非,还有‘香花’、‘毒草’之分吗?”

  所以说,杨卫帆和苏晓明是动了别人的蛋糕,威胁到了别人的地位和利益。那么也就成了那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们的眼中钉和公敌,人家必要除之而后快。

  没事的时候是没事,真有人开了第一枪,其他的人再发觉没有什么有力的还击,那么必定像黄鼠狼咬病鸭子一样随后而上,不把他们撕巴个粉粉碎是不会轻易罢休的。

  想来,那位军乐专家和吕老师表现出的态度,都有这种默契在内。

  应该说,洪衍武的这番话把杨卫帆可真吓着了,可他越琢磨越有道理,实在也反对不了。

  于是他便马上带着洪衍武从团里宿舍连夜归家,大半夜里把已经睡下的穆迪叫了起来,在楼下客厅里深谈了一次。

  说到穆迪对洪衍武的观感,因为杨卫帆的原因,其实还不坏。特别是知道洪衍武给杨卫帆四万块钱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的事儿后,对其还有几分好奇。

  所以这一次她对深夜贸然打扰并没有生气,反倒比较有耐心地听了洪衍武的分说。

  而听完之后她同样是矍然一惊,大为庆幸儿子有洪衍武这么头脑清醒的朋友,认为他提醒的相当及时,很有必要。

  最后经过合计,她几乎全盘接受了洪衍武的建议。

  那就是,保苏晓明就是保杨卫帆。千万别觉得小题大做、兴师动众。一定要全力以赴,不惜动用杨家的所有关系和资源,借着保苏晓明,把反对意见彻底打压下去。

  只要下狠手把前面的人打懵了,后面的其他人就不敢跟上了。

  否则越纠缠越糟糕。因为一旦真要到了追查到杨卫帆身上的时候,穆迪反倒不好说话了。到那时无私也有私,不但平息事端加倍费力,也更容易让人抓住把柄。

  就这样,第二天让“海防歌舞团”全体惊讶的一幕出现了。内部达成一致意见的团领导居然集体力挺苏晓明。

  不但对她不做任何处理,而且还公开宣布。

  “《军港之夜》的创作是由团长穆迪直接领导的,也是经过团党委审查通过的,如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