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章 黑灯舞会_重返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谷依,这此评选仅仅有《妹妹找哥泪花流》、《绒花》、《洁白的羽毛寄深情》三首曲目入选。原本那首《边疆泉水清又清》被挤掉了。

  对此,香港《文汇报》第一时间报道了这次盛况空前活动的始末。这些歌曲也被安排在国家人民广播电台每周一歌栏目中循环播放。

  不但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再次打来电话,希望杨卫帆能再创作两首新歌,好为他再出一盘个人专辑磁带。甚至各行各业的单身姑娘寄到“海政”情书多得数不胜数。

  于是父母夸,兄弟姐妹赞,身边的人更恨不得把杨卫帆捧上天,纷纷锦上添花凑热闹。让这小子一下应酬不暇,到处吃请。

  而他认识的那帮司令、军长的后代们同样不甘落后,在周曼娜的撺掇下,竟然给他在西绒线胡同51号的“四川饭店”里举办了个小规模的“庆功会”。

  这里得额外提一句,这家川味饭庄可不是一般地方。

  它1959年开办时,是由总理亲自命名,并请郭沫若先生亲笔的书匾。用的房产是晚清时的勋贝子府,由四进典型的四合院及一座后花园组成,占地一万余平米,堪称京城最大的饭庄。

  而且这里的东家虽然名义上规划“西南省委”办公厅,但有关饭店大小事却得由“西南王”亲自做主。

  另外,这家饭店的工作人员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属于国家干部身份。饭店的厨师全是四川本地“政治可靠、业务优良”的人精。饭店的主副食原料全由四川专供。要求服务员不论看见或听见什么,都不许外传。

  为什么这么牛呢?就是因为这里的顾客级别都比较高。这个潭子的水深得很嘞。

  像五、六十年代的国家领导人中,除“伟大领袖”和后来遭批的“二任接班人”未到光顾过以外,其他人都曾到此驻足。许多川、湘籍贯的元帅、将军更是常客。

  于是“三年困难时期”,别的地方物资紧缺,唯这里供应如常。而且这家店,不光有吃的,还有洗澡、搓背、理发、修脚和娱乐的地方。只不过普通的顾客是不知道的。

  到了“运动时期”,革命当权派曾把这家饭店称为“大走资派串联的裴多菲俱乐部”,话说得难听,其功能与事实倒也相差不远。当年的“四川饭店”确实可以称为政治家的“高级会所”。

  那么不用说,了解内情的杨卫帆是足承盛情和受宠若惊啊。

  在品尝了诸多大员喜欢的“炒豌豆尖”、“豆渣鸭脯”、“樟茶肉”和“干烧桂鱼”的同时,他也唱歌为大家助兴。这自然激起了大家的兴头,就连服务人员也驻足观看,卖力鼓掌。

  只是酒足饭饱后大伙儿意犹未尽,就又说要去“总后”周部长的小楼去跳舞。杨卫帆其实有点喝大了,并不想去,可架不住大伙儿起哄,绑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